目前整體的就業環境本來就不是特別好,就連985、211乃至很多海外名校的畢業生都很難在畢業前找到合適的工作,何況「二本」院校的同學。
大部分「二本」院校都地處地級市,如××市師範學院,除沿海發達地區外,全國絕大部分地級市的民營企業就業承載能力有限。部分畢業生只有參加「公招」這一條合適的就業途徑,再加上「公招」超低的錄取率,也增加了就業難度。
就算「二本」院校地處省會乃至一線城市,也要和當地的「985」、「211」甚至「北清復交」乃至海外名校畢業生競爭,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一是對專業知識不熟悉,或者不打算從事所學專業,而打算從事其他專業的,一般企業都是要求專業對口的。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與職業的專業相關的。
二是對一般企業不滿意,追求大型企業。但對於二本大學生來說,如果是普通院校,那麼大型企業肯定是先放一邊的。他們首先考慮985,241院校的本科生。
所以,對於二本大學生來說,進去大型企業,對要求比較高的企業是比較難的。
現在二本大學生找工作最容易了,去哪兒都要啊,找不著工作是他自己的原因,我知道現在北大清華的畢業的不好找工作,她們覺得自己是名牌大學牛逼,實際是一問三不知,幹嘛嘛不會吃嘛嘛香,還有海龜也不好找工作,帶著一股海鮮味兒,等一兩天就是臭魚爛蝦味兒,這一身味兒哪個企業受的了,都臭魚爛蝦啦還想買高價,據我所知好像海龜都在家涼著呢,等著做蝦醬吧。
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也不好,有專業知識的工作就先踏踏實實的干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沒文憑的都能找到工作,干就完了,有能力了可以自己選擇發展空間。
這麼多年來,就業環境從來不怎麼好過,每年都在抱怨大學生就業難。但是,知名大學有掛科乃至被退學的同學。普通「二本」乃至專科也有就業相當不錯的同學。
學長認為,大環境對就業確實影響很大,但並不是決定作用。能否就業,就好業,核心還是在於自身的職業規劃以及為此付出的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