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孩子偏愛這幾種顏色,可能是在「求助」,父母要重視

2019-11-18     天才小寶

在大千世界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最喜歡的歌曲,也有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在心理學中,顏色又被視為第一視覺語言,能傳達很多的信息。

識別顏色對於人類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都會用識色卡教孩子辨別顏色,孩子的頭腦中會對顏色產生記憶。在生活中,我們比較常見的顏色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黑色、白色等,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些顏色都有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有時,孩子對於顏色的選擇,可能也恰好暴露了內心真實的情緒和想法。

一、孩子對顏色的喜好反應不同性格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任何事物的選擇上,也有自己的主見和看法,他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喜好融入進選擇中,比如在選擇衣服的時候,會偏向於什麼顏色。一般來說,男孩在選擇衣服的時候偏向於選擇藍色、綠色等色系的衣服,而小女孩選擇衣服顏色時則是粉紅色、黃色之類顏色鮮明的衣服。

孩子對於顏色的敏感度和喜愛程度,很有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成年以後男生性格比較穩重,而女生則是比較溫婉。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可以多留心孩子喜歡的顏色,了解顏色所代表的性格特徵,從而判斷孩子的性格是怎樣的。

比如:紅色就代表著活力,代表的性格是活潑奔放;程色代表活潑好動,情緒起伏較大,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紫色代表冷靜沉穩,與世無爭的性格特點;白色是完美主義者的代表色,喜歡白色的人,一般都是比較喜歡乾淨,做什麼事情都要力求最好。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三種顏色也是很受歡迎的,但卻不能小瞧它們,若是孩子喜歡這三種顏色,那麼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了。

二、喜歡這三種顏色的孩子,內心是怎樣的?

1、墨綠色。

綠色在我們的認知中是一個非常充滿活力的顏色,它代表春意盎然,也代表著生機勃勃,但墨綠色卻和綠色所代表的含義卻是天差地別。墨綠色屬於深色系,給人的感覺就是沉穩、寬容,喜歡墨綠色的孩子,大多會比較「佛系」,他們喜歡安逸的生活,不愛爭搶,安於現狀,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

2、藍色。

我們常常看到電視劇中的劇情,男女主角壓力大的時候,就想一個人去海邊走走,看看藍色的大海,讓心情得以平靜,而藍色總是給人一種靜謐、神秘的感覺。喜歡藍色的孩子,也是給別人一種很神秘的感覺,周圍的人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們不善於與人溝通,內心很孤獨,性格內向,遇事比較固執,只要認定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就一定會堅持到底,絕不聽取別人的想法。

上周末,和朋友們相約在家裡喝茶聊天,朋友們也都帶著各自的孩子,本意是想讓孩子們在一起玩玩,成為好朋友。我們坐在一邊聊天,孩子們就圍在一起拼積木,突然,我們聽到「哇」的一聲,就趕緊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兵兵把莉莉推倒了。

我把莉莉抱到客廳,問莉莉到底是怎麼回事,莉莉邊哭邊說:「我們幾個在玩積木,但是兵兵把所有藍色的積木都拿走自己玩了,剩下的我們拼不完整,所以我就和兵兵商量能不能把藍色的拿過來,我們一起拼,但是我怎麼和他說他都不理我,最後還把我推倒了。

我正在哄莉莉,兵兵媽媽過來了,一邊給莉莉道歉,一邊無奈地告訴我:「這小子從小就是這樣,不愛交朋友,也不愛說話,只要是藍色的東西,就想占為己有,就連衣櫃裡邊衣服幾乎都是藍色的。」

聽了兵兵媽媽的話,我大概明白了兵兵為什麼會這樣了,兵兵喜歡藍色,因此他的性格是比較內向、沉悶的,當小朋友給他建議的時候,他也不予理睬,甚至最後動手推倒了莉莉,而兵兵媽媽也沒有想到,喜歡的顏色居然和性格有這麼大的關係。

3、黑色。

黑色所包含的意義也是雙面的,從一個角度來講,黑色代表著典雅、端莊、沉著,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黑色代表的就是陰鬱、沉悶、消極。也許很多家長會理解為孩子喜歡黑色是因為想耍酷,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大部分喜歡黑色的孩子,性格特徵表現為憂鬱、封閉,他們喜歡隱藏自己的情緒,遇事比較悲觀,內心沒有安全感。

孩子的班級里有一個小男孩,平時總是打扮的一身黑,就連書包也是黑色的,每次我去接孩子,總看到這個小男孩自己一個人低著頭坐在角落,放學了也是一個人背著書包回家。聽孩子說,他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接過他放學,家長會也從不參加,學習成績不好,班裡總有男生欺負他。

了解的情況之後,我的心情非常複雜,這個小男孩內心一定非常的孤獨,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導致的性格憂鬱、消極,他喜歡穿黑色的衣服,應該也是想給自己帶來一些安全感。

三、讓孩子擁有健全的性格,家長應怎麼做?

1、多溝通,了解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

孩子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心中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越來越多,長期以往孩子便學會習慣性地封閉自己,其實孩子這樣的性格,大多都是因為父母關心、溝通不夠導致的。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對於很多事情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渴望父母的懷抱,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和孩子經常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對於孩子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幫助他們分析,引導孩子學習怎樣去解決問題。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不但能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2、多陪伴,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對孩子的愛,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中讓孩子感受到,也能在無形之中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你」,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感受到家庭帶來的溫暖,也會變得自信,把這份溫暖傳遞給自己身邊的人,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

3、創造機會,引導孩子多接觸外界

性格內向、憂鬱的孩子大多都是不喜歡出門,因為他們不喜歡和外界有接觸,所以想要讓孩子擁有健全的性格,首先就要創造機會,讓孩子走出屋門,感受外界事物的美好,進一步讓孩子願意去與人交談。

家長可以在空閒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去逛街,讓孩子走進人群,消除內心的恐懼感,讓孩子感受到世界很大,萬物都很美好。

家長也可以陪著孩子去打球、旅遊,引導孩子結識新的夥伴,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放下戒心,試著去接納世界所贈予我們的美好。

孩子在成長中所處的階段不同,喜歡的顏色也許也是會隨之改變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在每個階段喜歡的顏色,是和性格有相關的,作為家長,只要細心觀察,就能了解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性格。

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和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成長經歷等有關的,孩子的健康成長路上少不了優秀家長的陪伴和幫助,父母的需要做的,並不只是把孩子撫養長大,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要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愛,讓孩子成為擁有優秀品質和健全性格的人,然後放手讓他去拼搏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f3koG4BMH2_cNUgMB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