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9年
王小團分享的第103篇原創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創,
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01
今年的老班章村,和以前不大一樣了。
在2019年以前,到老班章村尋茶,拍攝素材,只需要花路費即可,人人都有機會到那神秘的天價茶村落去,一睹茶王樹的尊容。
但今年的春茶季,老班章村卻收費了。
票價,不高。一人15元,很親民的價格。
收費政策建立之後,到老班章村不再是無償旅行,它就像是牛欄坑和九龍窠母樹大紅袍一樣,成了景區,要收費。
此後,江湖一片唏噓,褒貶不一。
「老班章,你變了,變得市儈了。」
「老班章茶這麼貴,還要賺我們的門票錢,真是不嫌錢多。」
「哇,大家抓緊時間趕緊去呀,說不定以後票價又要漲咯。」
……
人間百態,社會萬象。
人人只看到l老班章村要收費的現象,卻沒看到收費背後的真正原因。
這是為了保護當地的茶樹資源!
老班章村差錢嗎?
當然不。
因老班章村的情況特殊,在當地還建有銀行,隨便走進「老班章**號」,說不定人家就是千萬富豪,村裡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洋樓、陽光房。老班章村民出行,開「猛禽」的不在少數。
老班章的村民,還真不差這15元。
15元的門票,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
02
現如今的老班章茶,炙手可熱。
茶青的價格,每年都在刷新。眼看著老班章茶的價格攀升,難免會有人控制不住自己心裡的魔鬼,想要多獲利。
老班章村裡的古樹茶雖多,但產量有限,茶葉緊俏,加上如今老班章茶的價格,讓人分外眼紅,在利益的驅使下,很有可能會出現濫竽充數,用外地茶青冒名頂替的情況。
為了避免有人將老班章村以外的茶青運進村內,以次充好,敗壞了老班章茶的名聲,在春茶季,村民有組織地在村口設立關卡,嚴格審查。
這一舉動,為的是捍衛自己的主權,保護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是被這些外來的茶青破壞了名譽,豈不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是以,這才有了在村口設立關卡,收取門票錢的做法。
沒辦法,誰讓老班章茶,如今紅的發紫,覬覦這塊蛋糕的人,太多了,唯有好好保護起來,愛護自己的羽翼,子孫後代才能繼續受古茶樹的庇佑。
03
在勐海有不少的山頭,都產普洱茶,為何偏偏就是老班章茶,逆襲成茶界一哥,讓其他山頭只能望其項背,獨自興嘆呢?
老班章茶,妙在它的地理特徵!
常言道,高山雲霧出好茶,老班章茶,就是這高山雲霧孕育下的傑作。
夏季的老班章村,有種獨特的氣候,到了傍晚三四點鐘,就會下起一陣大雨,持續約小時左右,雨停,天放晴。
並且這些突如其來的大雨,遠看時十分有特色,好像一個光圈似的,將某片茶園給籠罩著,還有這一處大雨傾盆,而其他地方,仍舊是晴空萬里,天高雲闊。
短暫的暴雨,會將熱氣帶走,帶來充足的濕度,茶樹喜濕,生長在一個適合自己生長的環境之下,自然更有利於茶樹的生長,積累下豐富的茶多酚、咖啡鹼、果膠等物質,老班章茶從此就有了自己的獨立茶格。
同時,因為老班章村較高的海拔,更有利於品質的形成。
老班章村1500-1700米的海拔,處於蒼茫的布朗山深處的小盆地區域,四周群山環抱,寒冷空氣少,酷熱天不多,早晚霧氣較大。
形成了獨特的小區域內優良環境,屬於典型的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優良海撥高度環境範疇。
產自於老班章村的茶樹,口感擁有高識別度——茶氣足,凜冽而霸氣。
04
喝普洱不喝老班章茶,是一種遺憾。
俗話說,「班章為王」,只有在親口嘗過老班章茶的味道後,才知道所謂的「霸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口感。
按照老班章茶農的沖泡法,取一盞約110毫升的白瓷蓋碗,投茶8克,將茶葉歸置整齊,用沸水沖泡。
沖泡間隙,出湯速度要保持快速,不宜悶泡,否則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會讓你叫苦不迭。
根正苗紅的老班章茶,快出水下,依舊剛猛、霸氣、銳氣。
第一衝洗茶。
第二沖正式品鑑。
入口,能夠感受到老班章茶銳利的苦味,這股苦味犀利,具有穿透力,能夠給你醍醐灌頂的感覺。但這股苦味,卻不會久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化開,轉為回甘,成為生津。
喝過老班章茶,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舌底鳴泉,生津之感,當如山泉水一般,源源不斷,清冽爽口。在生津之餘,還能體會到馥郁的花香。
這是王者難得的柔情,雄霸天下,也要心系蒼生。
老班章茶的魅力,霸道,剛柔並濟,在茶湯里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喝老班章茶,還有一個訣竅——喝茶要慢。
慢慢啜飲,細細感受回甘, 體會花香在舌底迸發,這才是喝老班章茶的精髓,慢且從容,才能體會到老班章茶的魅力。
05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老班章村,憑藉老班章茶,一鳴驚人。
2000年以前,老班章村還是勐海縣出了名的貧困村,老班章茶也鮮有人問津。當時的老班章村民,為了一公斤茶青能多賣一塊錢,要走上好幾公里的山路。
是金子,總會發光。
隨著普洱茶的復興,今天的老班章茶已是普洱茶王者,其地位難以被超越。
老班章村成為名副其實的普洱茶第一村,處處是豪宅、開路虎猛禽已成常態。老班章村,更是成為雲南省第一個有銀行網點的自然村。
老班章村,在布朗山鄉政府北面,始於1476年,其村民,為哈尼族。自哈尼族先民從其它地方遷徙到此以來,便開始養護山中的古茶樹。全寨共有117戶人家,自稱愛尼人,主要經濟收入為茶葉銷售。
哈尼族的先民們,慧眼如炬,早在幾百年前就為子孫後代,以及世人留下了百年古樹茶。這才有了如今,我們心神嚮往的老班章茶。
如今的老班章茶,可用如日中天來形容。
未來的老班章茶,又會如何?
當然是越來越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好東西的追求,從未止步。為了能讓自己喝上老班章,我們會更加努力的工作。
同時,伴隨老班章村民產地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老班章茶將會得到越來越妥善的看護,也會越加規範。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這,就是老班章的未來。
全文完!
本文歸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