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文學文化、建築文化、科學文化等等,都曾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就是五千年沉澱出的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中國自古幅員遼闊,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的美食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這種沉澱出來的特色可不是一般外來廚師輕易能學得會的,即使是米其林大廚,在遇到這幾道中國菜也有「頭疼」的時候!
圖1、寶塔肉。寶塔肉是我們的一道極具特色的家常菜,做法也很有考究。尤其是對刀工要求很高。因為寶塔肉的肉是一整塊五花肉,不能切斷,所以刀工稍有誤差就會製作失敗,所以米其林大廚在製作這道菜時也會頭疼不已。
圖2、龍鬚麵。麵食其實是全世界都愛吃的食物,只不過龍鬚麵幾乎是我國特有的手工面,其他國家的麵條都是比較粗的形如義大利面的機器製作麵條。龍鬚麵的精華在於拉麵的過程,非常消耗體力也非常講究拉麵的手法力度,稍不注意就會拉斷,或者出現粗細不均勻的情況,這樣的龍鬚麵都是不合格的。要拉出正宗龍鬚麵沒個幾年的沉澱還真拉不好,更別說米其林大廚了。
圖3、文思豆腐。這道菜也是極其講究刀工的,這文思豆腐採用的可不是老豆腐而是一捏既碎的嫩豆腐,要在這樣的豆腐上切成一絲一絲的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據說要做文思豆腐要切上千塊豆腐才能練成,米其林大廚別說做了,就是看到就都覺做不出來!
圖4、三不沾。三不沾是河南安陽和四川自貢的一道傳統美食,之所以取名三不沾是因為它不粘盤子、不沾筷子、不沾牙的三不沾特性。原料是雞蛋、澱粉和水,別小看這簡單的原材料,要在過上做出色澤金黃的三不沾比前面三種美食難度更高一個等級。因為難度極大導致連中國都很少有廚師能夠做出完美的三不沾,因此不少米其林大廚直呼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