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果粉大變身, 成餐飲界新寵兒?

2020-08-29     咖啡文化

原標題:咖啡果粉大變身, 成餐飲界新寵兒?

人們越來越注意食物浪費的問題,過去看似沒用而遭丟棄的食材剩餘,開始一個個敗部復活,被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價值。

最近,咖啡果粉成了成了餐廳廚房的新寵兒。

0 1

什麼是咖啡果粉 (coffee flour)?

咖啡豆其實是咖啡櫻桃 (coffee cherry) 的種子,咖啡櫻桃是一種紅紅小小圓圓的果實,果肉又薄又甜,而咖啡豆則被包裹其中,通常一顆咖啡櫻桃里有兩個咖啡豆。

我們所喝的咖啡,用的就是咖啡豆,而咖啡櫻桃的果肉及果皮則遭丟棄。

《亞洲科學與科技期刊》 (As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指出,咖啡豆生產過程中,每 100 公斤咖啡櫻桃會浪費掉 40 公斤果肉。

全球每年生產高達1億4千萬每袋60公斤的咖啡豆,身為僅次於石油的全球第二大貿易商品,遭遺棄的咖啡櫻桃果肉為數可觀,前星巴克工程師Dan Belliveau 便因而將乾燥後的咖啡櫻桃果肉磨成粉,英文叫做coffee flour,中文則翻譯為咖啡果粉。

0 2

下一個超級食物

據Seattle Times報導,去年咖啡果粉產量達450萬噸,多來自中美洲及亞洲,如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墨西哥及越南等地。

咖啡果粉無麩質、抗氧化,纖維量是全麥麵粉的五倍,蛋白質是羽衣甘籃的三倍,每克含鐵量比波菜更高,豐富的營養讓它獲得新興超級食物的美名。

「咖啡果粉的味道有點像葡萄乾,帶點果香與堅果味。」Dan Belliveau說,不同產區的咖啡果實,做成的咖啡果粉味道都不一樣,比方說,中美洲的咖啡果粉帶有果乾的甜味,而亞洲的則有鹹鹹的豆香,就像葡萄酒一樣,各有風土特性。

0 3

用途廣泛的新食材

就跟可可粉或其它谷粉一樣,咖啡果粉在料理上的應用方式多變。

西雅圖餐廳Miller’s Guild的主廚Jason Wilson就將其做成充滿核果香的鬆餅,也嘗試做成義式麵疙瘩及焦糖醬。不僅如此,他更與同事一同研發將咖啡果粉做成帶有檸檬風味的飲品。

讓Jason Wilson投入研究咖啡果粉的原因,在於這個原先造成世界龐大廢棄負擔的食物,竟逆轉成有益的食材,不僅帶動咖啡生產國的經濟,改善環境,更因其豐富的營養讓人類受益。

其他餐廳也看到了咖啡果粉的商機,像是日本Bagel&Bagel就將其做成銷量最好的貝果口味之一。西雅圖巧克力公司 (Seattle Chocolate Company) 則在最近開賣摻了咖啡果粉的巧克力,帶有烤水果與柑橘的香氣,伴隨些許煙燻風味。西雅圖食品公司Marx Foods則成為第一間販售咖啡果粉的零售店。

或許,不久之後,這股風潮也將吹來國內,你會不會也想試試看呢?

文源自咖啡師(coffee-cq),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DgSOHQBLq-Ct6CZV0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