磧口鎮位於晉西呂梁山西麓,黃河之濱,臨縣之南端。明清至民國年間,憑藉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是晉商發祥地之一。磧口鎮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下轄鎮,地處呂梁山西麓,臨縣城南48公里處,南與柳林縣黃河名鎮孟門鎮相接,東與林家坪鎮相連,北與叢羅峪鎮接壤,西與陝西吳堡縣隔河相望。全鎮面積108.45平方公里。
磧口,是呂梁山中,黃河邊一座古鎮,山西臨縣的一個古渡口。古時候,黃河下游兇險,上游來往的船隻,往往在磧口停泊轉旱路。磧口古鎮,位於山西省臨縣城南50公里處,依呂梁山,襟黃河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鎮內的西灣村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西灣城堡,距離磧口不遠,有明清時期古建築群,和黃土高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磧口古為軍事要衝,在明清至民國年間憑黃河水運一躍成為我國北方著名商貿重鎮,西接陝、甘、寧、蒙,東連太原、京、津,為東西經濟、文化之樞紐,享有 「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磧口的繁榮緣於大同磧的驚險,大同磧號稱「黃河第二磧」,是一段近500米長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難以通行,磧口遂成為黃河北幹流上水運航道的中轉站,並由此而得名。
磧口憑藉黃河水運,從清乾隆年間到抗戰爆發,2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埠重鎮,從此不再下屬於定湖縣。西接陝、甘、寧、內蒙古,東連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個中國的商人,成為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據鎮上黑龍廟清道光年間碑文記載,零星商販不計,僅店鋪字號就有20餘家。其間,船筏在黃河裡穿梭,駝鈴在山谷間迴蕩。商賈雲集,店鋪林立,一街燈火,晝夜輝煌,接不完,填不滿,正所謂「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
歷史的輝煌,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磧口主要景點有「古鎮風韻」、「水旱碼頭」、「臥虎龍廟」、「黃河漂流」、「二磧衝浪」、「麒麟沙灘」、「黃河土林」、「紅棗園林」和以「西灣民居」為代表的一批具有黃土高原建築特色的晉商「老宅院」。古鎮依然古色古香,腳下是石板路,兩邊是高圪台,房檐連著房檐,店鋪挨著店鋪。門對門,窗對窗,夜間屋裡說話,對面總能聽得清楚。老店鋪、老字號、老房子上有明清風格的磚雕、木雕、石刻,到處是文化,遍地見藝術。漫步在五里長街上,仿佛穿越了一個時空隧道,一下走進了歷史,一切都那麼悠遠、深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