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作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最近又因為「8毛錢」火了。商業紅火的地方自然是快遞企業的聚集地,為了爭奪義烏的快遞業務,企業紛紛開展最直接有效的競爭手段——價格戰。你低我更低,甚至有快遞公司喊出了每單8毛的價格。以「毛」為單位的快遞價格徹底刷新了行業紀錄。
為什麼義烏快遞單價會降到如此之低?隨著直播電商等新型業務模式的興起,快遞業務量劇增,這是快遞企業進行價格戰的基礎。另外,這個結果也離不開「黃牛」的助推。
義烏快遞降價的信息最早來自一個「黃牛」群:「快遞8毛起,歡迎聯繫」。據了解,快遞「黃牛」是義烏的「特產」,這裡的「黃牛」不倒賣東西,卻在做中間商的工作。他們通常以區塊「承包商」的身份拿到較為優惠的快遞單價,加上差價後給到各家電商企業。
8毛錢的價格發全國,這個價格快遞企業還能掙錢嗎?要知道,末端快遞員派送一單快件的提成就是八毛錢左右。快遞運輸的過程有各種環節和成本,收件單價8毛錢肯定不賺錢,甚至可能還要虧錢。但是在市場面前,快遞企業尤其是當地的快遞加盟商,如果不硬著頭皮撐下去,就只能被淘汰。
眾所周知,如今快遞行業的競爭依然激烈,價格戰也依然存在,快遞企業平均單票收入的下降足以說明這一點。中通快遞2019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剔除跨境業務後,中通快遞的單票收入為1.72元,同比下降幅度為10.1%;另外,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單票收入為1.77元,中通方面表示,單票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公司為應對市場競爭將補貼力度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所致」。
部分快遞企業今年1月和2月的快遞單票收入在下降。今年1月和2月,韻達的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分別下降19.66%和15.17%;申通的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分別下降2.37%和16.57%;圓通的快遞產品單票收入分別下降14.54%和17.66%。
為了應對價格戰,快遞企業都在積極地降本增效,也有快遞企業開始注重拓展直接客戶,減少中間商環節,增加企業收益。據悉,去年全年,中通快遞服務收入為196.06億元,同比增長27.3%,其中直接客戶貢獻收入為26.60億元,同比增長超37%。
義烏快遞8毛的價格算是將價格戰打到了極致。8毛錢快遞的快遞服務質量還能得到保障嗎?事實上,價格戰並不利於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低價競爭也會影響到快遞的服務質量。寄一個快件只收8毛錢,快遞企業不掙錢,加盟商賠本賺吆喝,快遞小哥的收入自然也高不了。這時,快遞時效還能保證嗎?其他的服務又會如何?
低價零服務並非消費者的意願,也並非快遞企業的初衷,也不是快遞行業發展的大勢。有要求才有進步,有利潤空間才是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16CDXEBrZ4kL1Vi4F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