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0-3歲的時候,是屬於語言能力發展的最為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正確的對寶寶加以引導和教育,會讓寶寶的語言能力更出色。對於發育遲緩的寶寶,無論年齡多大,回歸到寶寶評估年齡進行引導,你天天帶小孩到醫院或者特殊機構進行訓練,那只是學習一種方法,全完靠言語治療師或者特教老師是不太現實的。
一適合0—1歲寶寶的語言遊戲
寶寶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說出的第一句話!讓孩子的語言獲得良好發展,並不需要媽媽們做特別多的事情,只需每天拿出30分鐘的時間,認認真真地和孩子「對話」、玩遊戲,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拍手、點頭
玩法:
1.和寶寶面對面坐好,握住他的兩隻小手,教他對拍。
2.邊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他的手,看他能不能自己拍。同樣的方法,可以教寶寶做點頭的動作。
益處:
這可以鍛鍊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模仿力。7個月以後的寶寶,在聽到一些特定的語言信號時,就能用動作表示出來了,因此不妨多和他玩類似的遊戲。
2、甜甜小嘴巴
玩法:
1. 媽媽唱兒歌:「小寶貝,甜嘴巴,喊著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
當唱到「小寶貝,甜嘴巴」時,媽媽用手點一點小寶寶的嘴巴。
2.媽媽哼唱時配合誇張表情,逗寶寶笑,寶寶笑了的時候,可以藉機親親他(她)。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他還不懂兒歌的意思,但喜歡兒歌歡快的節奏,更喜歡家長給他念兒歌時親切而又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寶寶需要通過看家長生動的表情來更好地理解兒歌。
益處: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讓寶寶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增強寶寶的記憶能力。
3、百寶箱尋寶
玩法:
1.準備1 只紙箱子做「百寶箱」,裡面裝上10~20 個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小玩具,如桌球、小娃娃、小汽車、小盒子等。
2.將寶寶熟悉的幾件玩具或物品放在他面前,先說出玩具的名稱,再把它拿起來給寶寶看看,然後放進「百寶箱」。
3.放完後,再邊說邊把玩具一件件從「百寶箱」里拿出來。從中挑出幾件玩具,隔一定距離放在寶寶面前,說出其中一件的名稱,看寶寶是否看或抓這件玩具。
4.當著寶寶的面把一件會發聲的玩具藏在枕頭下,讓寶寶用眼睛尋找或用手取出,找到後將玩具給他作為獎勵。
益處:
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認識物體的能力;培養寶寶的記憶力以及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照片上那是誰
玩法:
1.給寶寶看媽媽的大照片。
2. 媽媽示範發出「媽——媽」的聲音,逗引寶寶注視媽媽的口形,逗引寶寶模仿。
3.媽媽再指著爸爸的大照片,同樣讓寶寶注視,逗引他模仿發出「爸——爸」的聲音。每發一個重複音節後,應停頓一下,讓寶寶有模仿的機會。
4.爸爸也可以參與進來。媽媽抱寶寶,就讓寶寶模仿媽媽發音;爸爸抱寶寶,就教寶寶模仿爸爸發音。
益處:
訓練寶寶發音能力、語言模仿能力,為學語言作準備。
5、誰打來電話
玩法:
1.媽媽和寶寶同時拿起玩具電話,拉開一定距離。
2.媽媽在電話里和寶寶模擬說話:「喂喂喂……」,叫寶寶的名字,問候寶寶的玩具,說一些生活中常對寶寶說的話,眼睛看著寶寶,觀察寶寶的反應。
3. 把電話放回電話機時,要對寶寶說再見,並教會寶寶把電話放好。
4.媽媽對著電話跟寶寶說話,會讓寶寶感到不解和好奇。媽媽這時要告訴寶寶,這是在打電話,鼓勵寶寶對著電話聽聲音。等媽媽多次示範後,寶寶就會對電話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裡面可以發出聲音。等到寶寶對這個遊戲熟悉以後,他(她)會主動地拿起電話,等媽媽拿起另一個,然後高興地聽媽媽在電話里對他(她)講話。
益處:
開發寶寶的語言智能、訓練寶寶的聽覺、促進親子感情
6、小動物怎樣叫
玩法:
1.準備小雞、小鴨等小動物的圖片。
2.你出示圖片,同時模仿小動物的發音。重複幾次,讓寶寶模仿。也可以教他模仿相應的動作,或者讓寶寶指出哪一張圖片是小雞,哪一張是小鴨子。這可以讓寶寶練習發音。
益處:
訓練寶寶發音能力、語言模仿能力。
二適合1--2歲寶寶的語言遊戲
1-2歲是寶寶學習語言最快的時候,寶寶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從簡單的一個詞,到說出完整的句子來,每天都會讓身邊親人驚喜不斷。這一時期也是寶寶對外界最為好奇的時期,媽媽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階段寶寶對任何事物都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就他所關注的事情,和他展開「對話」,從而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
1、念念兒歌
玩法:
1.選擇一首容易理解、每句最後一個字容易發音的押韻兒歌,念給寶寶聽。
2. 念的時候,你故意將最後兩個字的發音間隔拉長,比如「小娃——娃」,加重每句最後一個字的語氣,以強調押韻的那個字。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地模仿最後一個字的發音。
益處:
訓練寶寶的開口能力、模仿能力以及兒歌韻律的感知能力。
2、交朋友
玩法:
1.媽媽拿出會說話的洋娃娃和寶寶打招呼,激發寶寶的興趣。
2.媽媽用語言鼓勵寶寶與娃娃打招呼:「你好!」並以洋娃娃的身份送給寶寶禮物,說:「這是送給你的。」教寶寶拿著禮物學說「謝謝」。
3.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可以進行交往。媽媽鼓勵寶寶主動與別的寶寶打招呼,並互贈糖果、交換玩具,同時學習禮貌用語「謝謝」。在遊戲結束時,引導寶寶說「再見」,並做出相應的手勢。
益處:
訓練寶寶的開口能力、促進親子感情,這樣還可以讓寶寶變得有禮貌哦~
3、寶寶記得住
玩法:
1. 跟寶寶玩圖卡遊戲,看圖卡時,要注意告訴寶寶每個圖對應的名稱是什麼。
2.反覆看,待寶寶認識4張~5張圖片後,讓他(她)從一大堆圖片中找出其熟悉的那幾張。一旦找出來,家長就要大加讚賞和鼓勵。增加遊戲難度,在圖卡中加入1張~2張字卡,訓練寶寶找出。
3.寶寶認圖片時,大人應仔細地告訴寶寶圖的特點。最好是每個圖都編一個故事,或者兒歌。讓寶寶的手指在圖上面指點一下,也會加深寶寶對圖片的認識。讓寶寶從字卡中找到圖片時,大人要告訴寶寶字卡和圖卡的區別,讓寶寶認識字卡。
益處:
鍛鍊寶寶的記憶力、訓練寶寶的開口能力、促進親子感情。
4、情景再現
玩法:
1.多帶寶寶去戶外玩耍,回家後給他講說今天你和他一起看到的事物和去過的地方。
2.提問寶寶,比如「今天媽媽帶你去哪兒了?」「看到什麼了?」寶寶可以用簡單的詞回答:「動物園」「老虎」等,也可以用動作表示出來。如果你和孩子經歷了同樣的事情,那麼你們的對話就會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益處:
培養寶寶良好的傾聽習慣、訓練寶寶的觀察能力、促進親子感情。
5、鼻子在哪裡?
玩法:
1.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讓他看著你。
2. 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比如你問他:「媽媽的鼻子在哪裡?」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指自己的身體部位。
益處:
鍛鍊寶寶的記憶力、訓練寶寶的開口能力,讓寶寶初步了解自己的身體,同時促進親子感情。
三適合2--3歲寶寶的語言遊戲
2~3歲是孩子口頭語言發展最快的時期。他們已經不再滿足於「鸚鵡學舌」,而是積極主動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變得「能說會道」了,因此,我們的遊戲形式和內容可以變的更加豐富了。
1、廣播電台
玩法:
家庭每個成員作為一個廣播電台,如:奶奶廣播電台、爸爸廣播電台。一位家長打電話,當撥到某個電台時,這個電台就要播放歌曲、相聲、新聞等節目。家長可有意識地撥打寶寶的電台,使寶寶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使寶寶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處:
使孩子口齒清楚、態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講述和朗誦
2、說悄悄話
玩法:
這個遊戲的規則就是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的耳邊說一些悄悄話,這樣就會吸引寶寶的注意,這樣還能夠讓寶寶專心聆聽媽媽的耳語。也可以全家人都來參加這個遊戲,家人都圍成一圈,然後用傳話的方式來引導寶寶,看看寶寶傳的話是否具體,最好是多給寶寶傳話的機會,這樣才能訓練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益處:
鍛鍊寶寶的聽力,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幫助寶寶準確發音。
3、小小營業員
玩法:
在遊戲前,媽媽先準備好寶寶的玩具5-10件,圍裙等。然後將玩具逐一放好,媽媽先系上圍裙當營業員,向寶寶介紹商品。如指著玩具狗說:「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它有4條腿,有一條卷的尾巴,它會幫人們看門,你喜歡它嗎?你想買它嗎?」孩子將小狗「買」回去,然後由寶寶當營業員介紹商品,遊戲反覆進行。
益處:
通過這種遊戲的訓練能夠讓寶寶模仿大人的說話和辦事能力。能夠鍛鍊寶寶的靈活機智性。
4、傳電報
玩法:
媽媽在寶寶耳邊講一些有趣的電報內容,如小猴在電燈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敗了大老虎等。孩子聽後傳給第三個人,第三個人講出電報內容,發電報人進行驗證。如無第三個人,則要求寶寶在成人耳邊再複述一遍。
益處:
培養寶寶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我是小司機
玩法:
找一個小凳子當車,寶寶當司機騎在小凳上拉著往前走,爸爸媽媽當乘客小跑著跟在後面。你們可以設置不同的搭車情境,並不斷地詢問寶寶:現在到哪裡了?前面是紅燈了,我們的車應該怎麼辦?
益處:
這可以幫助寶寶將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在情景中學習語言。
6、讓玩具活起來
玩法:
給寶寶一些喜愛的玩具,讓寶寶將平時聽到的或是學到的或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話對玩具說,媽媽也可以帶寶寶一起模仿一些如喂洋娃娃吃飯或是給小熊穿衣服,還有讓寶寶自己推著玩具車,媽媽帶寶寶在家中走走等。
益處:
讓寶寶掌握大量的詞彙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細節、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方向感。
7、寶寶學自我介紹
玩法:
1.和寶寶玩「上幼兒園」的遊戲。媽媽扮演幼兒園老師,寶寶背上小書包,從門口進來。
2.寶寶見到「老師」先鞠躬說「老師好」。接著老師提問「你叫什麼名字啊小朋友」,寶寶通常可以順利回來出這個問題。
3. 然後媽媽依次問寶寶「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你媽媽叫什麼名字?」「你家在哪裡?」「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等。如果哪個問題寶寶回答的不清楚,家長要及時提醒。問話完畢,寶寶向老師鞠躬說「老師再見」。
益處:
增加寶寶詞彙量、讓寶寶了解和自己相關的信息,增加他對自己的認知、讓寶寶學會用禮貌用語。
8、換詞小遊戲
玩法:
媽媽說一句簡單的話,寶寶接一句,但要把句子中的一個詞換成另外一個詞。比如,媽媽說:「我有一個蘋果。」寶寶說:「我有一個香蕉。」媽媽:「我有一件衣服。」寶寶:「我有一輛汽車。」媽媽:「我打開門。」寶寶:「我關上門。」媽媽:「蘋果紅紅的。」寶寶:「蘋果甜甜的。」
益處:
提高寶寶對詞彙的應用能力、反應能力。
9、雙音詞比賽
玩法:
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進行雙音詞比賽。爸爸可先說一個,然後媽媽和寶寶依次說,看誰說得快,說得準確。如,大大的——小小的——胖胖的——厚厚的——藍藍的——黑黑的——短短的——長長的......
益處:
幫助寶寶鞏固對詞語的認識、記憶和理解。
10、看圖說話
玩法:
媽媽可以抱著寶寶或是帶著寶寶一起看一些兒童圖說故事,這樣陪著孩子一次翻一頁,父母可以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告訴你的寶寶:「這是小熊,這是小狗」、「小貓在釣魚,小熊在追蝴蝶」,等等一些圖片的意思。在剛開始陪寶寶看圖的時候不要在一頁上停留太多時間,同時也不要在意書上的那些細節,要給寶寶增加好奇心,只有這樣寶寶才有耐心看下去,等到你的寶寶對這些圖有初步印象後家長可以再配合圖做些動作說明。
益處:
鍛鍊寶寶的認知能力,能夠準確的說出動物的名字能夠有效的開發智力,同時還能鍛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特教老師強烈推薦的20個語言遊戲
1、送南瓜
兒歌:小籃子,手中拿。我給奶奶送南瓜,奶奶樂得笑哈哈。
玩法:教師請3-5位幼兒給奶奶送南瓜,請一位幼兒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籃子,邊念兒歌邊送籃子.交換位置後坐下,遊戲繼續進行。輪換幾個幼兒後,教師說:"奶奶來了!"扮奶奶的幼兒走上台來。小朋友們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並將籃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說"謝謝你".然後,在籃子裡再裝進南瓜,另請3-5名幼兒上來,遊戲重新開始。
2、誰躲起來了
玩法:請兩位幼兒上前,各自作自我介紹,「我叫×××」,講完後請全體幼兒閉上眼睛,請其中一位幼兒藏進來,接著叫大家睜開眼睛。老師問:「是誰躲起來了?」(請一幼兒回答)然後再請躲起來的幼兒出來給大家看,猜對後,全體幼兒再說一遍:「是×××躲起來了」。
3、捉蜻蜓
玩法:扮網的幼兒將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兒必須將食指碰到漁網(即手掌)。遊戲時,大家要一起念兒歌。兒歌念完後,扮蜻蜓的幼兒要迅速縮回食指,扮網的幼兒捉蜻蜓。被捉住的幼兒必須說「××,××飛呀飛」的短句,若回答正確,扮網的幼兒與此幼兒交換角色,大家一起玩「捉××」的遊戲。若同時抓住幾位幼兒,可請一幼兒作為代表;若一位幼兒也捉住,遊戲繼續進行。
4、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目標:1、學說簡單句「XX愛吃XX」。2、知道小動物喜歡吃什麼食物,能正確地給小動物喂食。
準備:1、小動物轉盤(狗、貓、兔子、熊貓、小羊);2、肉骨頭、小魚、蘿蔔、草、竹子的圖片。
玩法:教師與幼兒一起玩轉轉盤,師念兒歌:「轉轉盤,轉轉盤,撥一撥,轉一轉,小朋友們認真看,小動物們要吃飯。」轉盤停止後,幼兒說出小動物的名稱,說出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並將手中的食物圖片送給小動物,說:「小花貓愛吃魚。」反覆玩,直到將圖片送完為止。
5、拿拿、放放
玩法:教師將玩具從「百寶箱」中一一取出,邊取邊說:「放放、拿拿,拿出我的**(玩具名稱)。」隨後將拿出來的玩具放回,邊放邊說:「拿拿、放放,放回我的**。」幼兒模仿幼兒教師邊拿邊說,邊放邊說。最後教師念兒歌:「放放、拿拿,拿出我的小狗熊。」幼兒聽清要求後,拿出相應的玩具,拿出幾個後,再玩「放進去。」
6、小動物找食物
目標:能注意傾聽對方說話,喜歡參加遊戲活動。
準備:1、小花貓、小雞、小鴨子、小黃狗頭飾若干、筐若干。2、小魚、蟲子、小蝦、骨頭卡片若干放在場地周圍。
玩法:
1、教師與幼兒分別選一種頭飾戴上說:「我是小花貓、我是小鴨子……」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幼兒邊說兒歌邊找食物,找到後做吃的動作並放入小筐,鼓勵幼兒找得越多越棒。遊戲反覆進行。
附兒歌:小動物怎麼叫
小花貓,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雞,嘰嘰嘰,找到蟲子嘰嘰嘰。
小鴨子,呷呷呷,吃到魚蝦呷呷呷。
小黃狗,汪汪汪,啃著骨頭汪汪汪。
7、抱娃娃
目標:學用「娃娃的xx…可以……」的句式,了解五官的功能。
準備:每人一個娃娃
玩法:每位幼兒抱一個自己喜歡的娃娃玩一玩,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用「娃娃的XX……」句式說說自己娃娃五官的功能。
8、奇妙的口袋
目標:能正確運用抱、開、搖、吹等動詞,學說完整的短句。
準備:神秘袋一隻。
規則:每次只能摸出一樣玩具。
玩法:
1、教師拿出口袋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麼?」教師摸出皮球,問:「這是什麼?」(這是皮球。)教師再拍皮球問:「老師在做什麼?」(老師在拍皮球。)
2、教師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小朋友都來摸一摸。」當幼兒摸出玩具後,要求幼兒說出玩具名稱以及玩法。
9、外婆橋
玩法:兩人一組,一前一後坐在草坪上,後一幼兒雙手搭在前一幼兒肩上,邊念兒歌邊搖動。
附兒歌:外婆橋
搖呀搖,搖到外婆橋,搖呀搖,搖呀搖,
外婆叫我好寶寶,一搖搖到外婆橋;
你來抱,我來抱,外婆好,外婆好,
抱到瓶邊去拿糕。外婆叫我好寶寶。
10、見面歌
目標:1、學習用「XX見面,XXX」的句型創編兒歌。2、能夠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玩法:教師和幼兒練習小雞、小貓、小狗的叫聲,學習「XX見面,XXX」的句型。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變化角色表演。隨後共同創編兒歌繼續表演。
附兒歌:見面歌
小雞見面,嘰嘰嘰,嘰嘰嘰;
小貓見面,喵喵喵,喵喵喵;
小狗見面,汪汪汪,汪汪汪;
小朋友見面,你好!你好!
11、聽指揮
目標:1、在遊戲中體驗聽指令開展活動的快樂。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態度和習慣。
準備:1、場景布置:草地、路。(山洞、螞蟻洞)。2、錄音「小鳥的叫聲」、「樹葉」、沙袋等。
玩法:室內聽指令動作——室外聽指令動作
(一)室內聽指令動作。
1、引發傾聽興趣
放錄音:「小鳥的叫聲」
設問:聽聽是什麼聲音,你是用什麼來聽的?
2、聽指令動作
(1)臉部動作。
A翹起嘴巴,做只小豬。B捏下鼻子,做只狐狸。C一眼睜,一眼閉,做只調皮的小猴子。
(2)手指動作
A變把手槍「嗒嗒嗒」。B變個相機「喀嚓,喀嚓」。C變把小鎯頭,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3)身體動作
A站起來,轉個圈。B做只母雞,拍拍翹膀,下個蛋。C做只青蛙,呱呱跳,去抓花蝴蝶。D打鼓,敲鑼,吹嗽叭,放鞭炮。
(二)室外聽指令動作。
1、小兔子撿樹葉:小兔子,蹦蹦跳,跳到樹下撿樹葉,一隻小兔撿一片,許多小兔撿許多。
2、小螞蟻搬豆:小螞蟻,快快爬;小螞蟻,慢慢爬;小螞蟻,去搬豆,一隻螞蟻搬一粒,搬進洞裡放放好。
12、小黃雞去看戲
目標:幼兒能根據動作說出看的什麼戲。
準備:母雞與小黃雞頭飾。
兒歌:小黃雞,嘰嘰嘰,騎著小車去看戲,騎到東,騎到西,猜猜看的什麼戲?
玩法:1、教師扮母雞,手拿幾個小黃雞頭飾走到一位幼兒面前,問:「我的小黃雞在哪裡?」這位幼兒就發出「嘰嘰嘰」的叫聲。教師說:「你是我的小黃雞。」並將頭飾給幼兒戴上。以後用同樣的方法給每個幼兒戴上小黃雞頭飾。2、小黃雞要去看戲了,邊念兒歌邊做動作。3、讓孩子根據動作說出看的是什麼戲(如:孫悟空打妖怪等)。
13、你有什麼?
目標:1、學習「我有------」和「你有------」句式。2、能夠用完整的句子表達。
準備:玩具若干。
規則:孩子答對了,則由孩子先發問。若沒答對,則仍由教師先發問。
玩法:遊戲開始時,教師把玩具或實物分成兩份,教師和幼兒各持一份。教師先拿出一件玩具問幼兒:「我有一個娃娃,你有什麼?」孩子拿出自己的一件玩具說:「我有一輛汽車」。有時教師問孩子,孩子也可不拿出玩具,並說:「你有玩具,我沒有玩具。」
14、看動作說詞語
目標:學習看動作說動詞,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玩法:教師做一個動作,孩子說出相應的動詞,並做連詞應答。例如:教師做「抱」的動作,孩子說「抱――抱娃娃。」教師接著說:「抱――抱西瓜。」孩子再接著說:「抱――抱被子。」詞組說得越多越好。
15、捉迷藏
目標:1、學習正確運用方位詞:里外、上下。2、能大膽地講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創設情境:兔媽媽家(房子、樹、小橋、草地);各種玩具小動物;一幼兒扮演兔媽媽。
玩法:
1、教師帶領幼兒去兔媽媽家做客,運用方位詞找找小動物在哪裡?找到後說:「我在(XX)(替換成方位詞)找到了誰(XX)。」
2、幼兒藏,教師和兔媽媽找。兔媽媽說:我一個也沒有找到,你們能告訴我剛才你們藏在哪兒了嗎?(幼兒介紹:我藏在了……)
3、一半幼兒藏,一半幼兒找。幼兒介紹:我在ⅩⅩ地方找到了誰或我藏在了ⅩⅩ地方。
16、捉蜻蜓(聽說遊戲)
目標:1、能正確發出「天、靈、捉、蜻蜓」等字音。2、鍛鍊快速反應能力。
準備:飛舞的蜻蜓教具一個。
兒歌:天靈靈,地靈靈,滿天滿地捉蜻蜓。捉蜻蜓,捉蜻蜓,捉到一隻小蜻蜓。
玩法:一幼兒扮「網」手掌伸平,掌心向下。其餘幼兒扮「蜻蜓」食指碰「漁網」。教師邊念兒歌邊抖動飛舞的蜻蜓教具。兒歌念完,扮「網」的幼兒手掌迅速握緊,扮「蜻蜓」的幼兒手指迅速縮回,被捉住的幼兒扮「網」繼續遊戲。
注意事項:
1、扮蜻蜓的幼兒必須將食指碰到漁網(即手掌)。
2、若同時抓住幾位幼兒,可請一幼兒作為代表;若一位幼兒也沒捉住,遊戲繼續進行。
3、提醒幼兒念準兒歌的字音。
17、好玩的抱枕
1、「抱枕可以怎麼玩?看看誰最會動腦筋,想出的辦法多?」幼兒自由玩抱枕,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傾聽幼兒的語言;個別指導,了解幼兒。另一個老師用數位相機拍下幼兒玩抱枕的不同動作。
2、幼兒集中看照片。教師引導幼兒逐一的觀看照片,請幼兒說說:照片中的他是怎樣和抱枕玩的?教師運用同伴經驗或者動作和詞語的匹配來幫助幼兒掌握相關的動詞,並引導、鼓勵幼兒用短句表述動作;
3、幼兒再次自由玩抱枕。我們學學照片上小朋友的玩法,看誰學的動作多。
18、夾尾巴
狼:(邊唱邊敲門)「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快點開開,我要進來!」
兔:(一起用力推門)「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
師:(朝門縫一看)「大灰狼掙斷尾巴,哭著逃跑了。」
一起歡呼:「我們勝利啦!我們勝利啦!」
師:「我們戰勝了大灰狼,真是聰明、勇敢的小兔子!」
19、把門關的緊緊的
狼:(邊唱邊敲打門)「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快點開開,我要進來!」
兔:(一個拉一個排著隊,用力把門關得緊緊的)「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
師:(朝門縫聽一聽、看一看)「外面好像沒有聲音了。大灰狼看咱們把門關得緊緊的,走不進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20摘蘋果
目標:
1.複習字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哥哥、寶寶、吹泡泡、幼兒園、小字點、洗手、皮球、跳舞、唱歌、布娃娃。
2.能用兩個以上的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
準備:一棵樹、有字寶寶的蘋果、多於幼兒二倍的雙數個、與人數相等的小筐。
玩法:
1.幼兒認讀樹上的蘋果,並摘下兩個(或三個)。
2.有自己摘下來蘋果上的字寶寶,說一句完整話。(如:小字點喜歡拍皮球。)
3.幼兒說出後可以把蘋果放入自己的筐中,樹上的蘋果摘光後,摘得蘋果最多的為勝利。
原創來源:合民言語訓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xKf4HAB3uTiws8K5n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