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對話方法,增加自閉症孩子的詞彙量

2020-04-06     你好children

父母與孩子講話的方式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對孤獨症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父母應常常與孩子說話(面對面使用簡單的語言),談論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看到的事情和經歷的事情,為孩子的動作和玩具命名,進行活動的同時進行解說,這能促進孩子說得更多,幫助孩子發展更大的詞彙量。只在給孩子指令或糾正孩子時才使用語言的父母限制了孩子的語言學習機會。每天在遊戲和非遊戲活動期間,以及任何孩子可能注意你的時候,你都要確保自己在和孩子說話。

你可以想些簡單的、你想孩子學會的詞語,然後經常使用這些詞語(一天多次),直到孩子學會它們。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品和動作命名。每件物品都需要一個名字——感覺社交常規、食物、玩具、人和寵物——強調動作和給物品命名同樣重要。對剛開始說話的孩子來說,無須專注於顏色、數數或文字。這些以後再進行。開始時,只需要關注名字、物品的名稱、孩子參與活動和操作物品時的動作。

1、最容易的就是談論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你想要一個球嗎?」

「這是一個球。」

「對,就是這樣滾球球!」

2、跟隨孩子的注意力。你知道孩子注意的事物也就是他正在想的事物。用上一些詞語:

「這是床。」

「你想去床上嗎?」

「該睡覺了。」

3、你的語言比孩子的語言複雜一點點

總體來說,你說的話要比孩子說的稍微複雜一點。如果孩子還不會說話或剛開始說一些詞語,以下這些1~3個詞的短語就正好。

以下是一些建議:

1、給人命名:

「這是媽媽!」

「嗨,爸爸!」

「奶奶在這兒。嗨,奶奶!」

2、給物品命名:

「這是球。看這個球。」

「那是小狗狗。」

「那是燈。」

3、給動作命名:

「砰,砰,砰地打鼓。」

「跳,跳,跳。」(在床上)

「到床上去!」

「拍,拍。」(浴缸里的水)

「倒水。」(在廚房的水池裡從一個杯子倒進另一個杯子)

「擰開。」(當孩子擰開水龍頭時)

「關上。」(當他關上水龍頭時)

你可以想些簡單的、你想孩子學會的詞語,然後經常使用這些詞語(一天多次),直到孩子學會它們。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品和動作命名。每件物品都需要一個名字——感覺社交常規、食物、玩具、人和寵物——強調動作和給物品命名同樣重要。對剛開始說話的孩子來說,無須專注於顏色、數數或文字。這些以後再進行。開始時,只需要關注名字、物品的名稱、孩子參與活動和操作物品時的動作。

4、在示意動作中加入聲音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做到以下三件事:(1)發展出更多聲音和詞語;(2)培養「打開」聲音的能力;(3)與你輪流說出詞語或發出聲音——「與你對話」。對能完成這三件事情的孩子來說,下一步就是在他們的聲音中加入肢體語言,增加非語言溝通。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將恰當的詞語或聲音加入手勢中,你需要非常一致地示範這項技能。這個過程的步驟如下:

1.選擇一個示意動作和一個孩子經常使用的詞語或聽上去像詞語的聲音,和孩子一起示範它們。

2. 在孩子所有的示意動作中加入聲音或簡單的詞語。

3.如果孩子在做示意動作時能發出聲音,但不能說出詞語,那就在簡單的聲音中加入聽上去相似的詞語——名詞或是動詞。

5、媽媽適時的「喋喋不休」。

如果媽咪的語言詞彙量非常豐富,那麼當寶寶經常跟媽媽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寶寶會更快的學習一系列的口頭交流的技能。如果媽咪是個「語言狂人」那麼對寶寶說的越多,對相應接收到的也就越多。「話」也是要建立在高質量的基礎之上,所以當父母跟孩子交流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如果孩子出現不恰當用語父母要及時矯正,這對他學習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6、平常引導孩子更多說話。

很多情況下,父母與孩子談話的關係都是:父母說,孩子聽,只需要自己說的話讓孩子聽到了就ok了。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孩子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更好地學會說話,所以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與父母對話的機會。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開放性的、引發性的話題,如果孩子對家長說話時,家長也需要蹲下身來,與孩子保持平視,眼睛應注視著孩子的眼睛聽著孩子講話。

7、幫助孩子大大的豐富名詞詞彙。

教給孩子掌握詞彙首先要給孩子灌輸「名詞」詞彙量,名詞通常是孩子掌握的第一類詞彙,然後家長再從名詞配合動詞,並增加形容詞來逐漸豐富語句。

8、根據孩子思維具體形象和認知直觀的特點豐富他的詞彙

當孩子還小,不會認字的時候,家長可以利用他們的思維和認知的一些特點來教他們學會新詞,比如媽媽買回來一顆榴槤,孩子從沒見過這種水果,這時候媽媽教孩子學會「榴槤」這個詞,然後讓孩子聞一聞榴槤有什麼味道,這時候便可以教他「有點臭」這個詞,接下來再讓孩子吃一口,再教他「很甜」、「很可口」這些詞,這樣便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許多詞彙,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記。

所以,教孩子新詞時,最好讓他們看到物體、聽到聲音、聞到氣味或嘗到味道,使孩子對這些詞與其所要代表的事物建立聯繫,即讓孩子理解這些詞所代表的含義,這樣更有利於加深印象,而不要一味空洞的、機械的教孩子掌握新詞。

9、利用看、聽、讀來豐富孩子的詞彙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事物或環境,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他們多掌握一些詞彙。還有,多閱讀兒童文學作品也可以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的詞彙。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利用看、聽、讀等來豐富孩子的詞彙,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詞彙。

10、為孩子創造一個運用詞彙的語言環境

如果沒得到實踐的應用,那麼及時掌握更多的詞彙也是徒勞,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是幫助不大,所以,豐富孩子詞彙量的同時,更應該為他們創造一個運用詞彙的語言環境,鼓勵他們積極運用,比如,見到熟人,要讓孩子主動使用禮貌用語打招呼,要讓孩子經常使用「阿姨好」、「叔叔再見」等禮貌用語,同時,在孩子運用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觀察他們的運用是否恰當、準確,如果有錯誤要及時糾正,比如孩子把水說成「白色」的,這時候家長就要教他學會「透明」這個詞,然後告訴他水是沒有顏色的,沒有顏色就是透明的意思。

另外,指導孩子運用詞彙應時應孩子的理解能力與生活經驗,採用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比如,教孩子運用「明亮」這個詞的時候就應該先從身邊的具體事物開始,「明亮的窗戶」、「明亮的房間」、「明亮的眼睛」等。

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不斷豐富孩子的詞彙量,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和思維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家長一定不要錯過生活中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積極努力的為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多盡一份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DDucnEBfwtFQPkdiU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