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顧思林戰死沙場,許昌平消失不知所蹤,大結局不盡人意

2020-01-09   武俠天地

《鶴唳華亭》終於在本周大結局了,雖然是開放式結局,但這個結局卻不盡人意,比如顧思林的沙場戰死,以及許昌平的神秘消失。

顧思林戰死沙場

按照主角蕭定權的說法,他一生之中兩個人對他最為重要,一個是他的老師盧世瑜,另一個就是他的舅舅顧思林。可是,在主角眼中最在乎的兩個人,卻都相繼離開了他。

顧思林是蕭定權的舅舅,是蕭定權母親顧思卿的親哥哥。在該劇中,顧思林掌握兵權,為皇家賣命的時候,立下赫赫戰功,功高蓋主的顧思林因此成為了皇帝蕭睿鑒所忌憚的對象。

說實話,顧思林在朝中是很難的,因為他一面要在外拼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面還要聽皇帝的擺布,無論皇帝說什麼,他都得老老實實聽著。

因為舅舅的關係,蕭定權與父親蕭睿鑒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微妙起來。一方面太子是儲君,東宮的勢力很龐大,又有掌兵權的舅舅做後盾,戀權的蕭睿鑒不忌憚也很難。

結局,顧思林戰死,可是這與原著是有著很大出入的。

在原著中,顧思林是被奸臣陷害而死,一時間,顧家是在憤怒之下起兵,把顧家在皇宮中的代理人蕭定權給推向了權力爭奪的風口浪尖。這才更符合劇版前半段,顧家與蕭睿鑒矛盾的劇情設置。

而在顧家起兵的過程中,有一個人不容忽略,他就是許昌平。

許昌平消失不知所蹤

劇版許昌平老早就消失不見了,而在原著中,許昌平在顧家起兵的環節中,可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的。也就是說,原著中的許昌平一直是到結尾都存在的。所以,鶴唳華亭大結局,許昌平不知所蹤這一點很難交代,讓人感覺這部劇的結尾匆匆忙忙。

許昌平的真實身份,他既不是太子的人,也不是皇帝的人,他出現在太子蕭定權身邊,不斷尋找機會接近太子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一個人肅王。

肅王和許昌平的關係

可能劇版中對於肅王提及並不算多,不過因為「歌謠風波」太子被蕭睿鑒審的時候,太子是提到過這位肅王的。這個肅王,在蕭睿鑒這是堅決不能提的。

肅王和蕭睿鑒的矛盾是什麼,他與許昌平又是什麼關係?



而許昌平就是肅王和這位侍女的兒子。由此看,許昌平和蕭定權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至少,他們上一輩的關係,顧皇后與肅王還有侍女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

肅王因蕭睿鑒失勢,之後被下令誅殺,顧皇后把懷有身孕的侍女送走,最後此侍女誕下一子,便是許昌平。準確說,許昌平是個遺腹子,剛出生就沒有父親的他,自小就肩負著為父報仇的使命。這也是他不斷接近太子,然後慫恿顧氏起兵的原因。

一旦太子和顧思林聯手造反,蕭睿鑒必敗無疑,許昌平早就看得一清二楚。蕭睿鑒敗,他便算是借太子之手為自己的父親報仇了。這樣曲折的結局,在劇版中都沒有呈現出來,而是用簡單的顧思林戰死,許昌平消失就結尾了,總感覺這部劇的結局好像是缺少些什麼。

有人說,許昌平消失後不知所蹤,似乎是為拍下一集埋下了伏筆。可是,鶴唳華亭會有續集嗎?若有續集,該拍多少集才好?按照原著看,顧思林死後剩下的劇情,至多十集左右,原著在電視劇中所沒有體現的情節,就完全涵蓋了,顯然這不是拍續集的節奏。所以,這樣的結局是不盡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