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最新簽約八大項目

2020-04-27     南方樓事

今天10點,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設立五周年建設情況介紹會由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將集中展現片區五年來自貿改革試驗和制度創新成果,並舉行一批重大項目發布及簽約儀式。並且進行了現場直播。


五周年建設成績

現場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介紹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設立五周年建設成就。

五年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風險防控為底線、以可複製可推廣為要求,先行先試、邊行邊試、合作共試,呈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和發展活力,實現了「六大跨越」

一是片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註冊企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1019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2566.65億元,增長了1.5倍,稅收收入從174億元增長至525億元,增長了2倍。

二是制度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20項,在全國複製推廣50項,粵港澳大灣區複製推廣5項,全省複製推廣69項,全市複製推廣165項。

三是外資外貿實現跨越式發展,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從2015年的22.3億美元擴大至2019年的41.6億美元,增長86.5%,外貿進出口總額從5734億擴大至8721.9億元,增長52.1%。

四是深港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註冊港企數量從2015年的2313家增加至2019年底的12102家,增長了4.2倍,註冊資本達1.3萬億元。

五是營商環境實現跨越式發展,普華永道評估顯示,前海過去三年模擬營商環境排名從全球第51位、第31位持續上升至第22位。

六是新城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從300億規模擴大至超過500億,累計建成市政道路59條,建成200棟建築,覆綠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前海模式」主要經驗

前海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形成並不斷拓展「前海模式」。主要經驗做法體現在十個方面:

一是以「降門檻、提效率、便企業」為核心,構建高標準接軌國際的投資管理體系。全面提速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審批事項進清單、清單之外無審批」。全面提升稅收服務,納稅流程總時長縮短78%。

二是以「高效化、集約化、便利化」為宗旨,探索貿易自由化舉措。推進「全球中心倉」、前海離港空運服務中心建設,打造「全國攬貨—前海集拼—機場直飛」的進出口貿易生態圈。試點「兩步申報」通關模式,105個申報項目最少僅需填報9個。

推出水陸「雙調撥」、內外貿貨櫃同船運輸、水路轉關驗封新模式、移泊動態申報等「組合拳」,運輸成本大幅下降。

創新實施「MCC前海+」模式,倉儲成本大幅降低。推出「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新型業務模式,進口貨物從卸船到運出碼頭卡口最快僅耗時5分鐘。全面提升口岸信息化建設,推動業務流程再造,查驗速度和證書籤發速度大幅提升。

三是以「全面化、縱深化、便捷化」為要求,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出台實施《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不斷完善深港青年創業生態圈。便利港澳居民生活,在全國率先落地實施港澳居民免辦《台港澳人員就業證》並允許購買公積金,營造接軌香港的生活環境。

前海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前海創新構建「兩長兩員制」,推動前海持續保持零輸入、零感染、零傳播、零病例「四個零」,同時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主要經濟指標整體好於預期,跑贏大勢,其中稅收貢獻同比增長6%;實際利用外資實現正增長0.2%,占全市50.9%;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3.1%,其中前海灣保稅港區逆勢增長77.5%,成功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為全省全市穩外貿、穩外資等貢獻了前海力量。

四是以「深開放、強創新、重管控」為抓手,打造金融開放創新體系。打造「六個跨境」金融品牌,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率先開展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跨境人民幣貸款累計提款金額近400億元

加速集聚金融產業,微眾銀行、招聯消費、恒生前海基金、前海再保險、滙豐前海證券等多個「全國首家」企業落地前海,金融業註冊企業數4.8萬家,持牌金融機構244家,2019年前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358億元,稅收達238.3億元。

成立前海地方金融監管局,打造前海鷹眼系統,建設深圳網絡金融行為監管實驗室,構建「1+N」立體化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五是以「國際化、規範化、市場化」為重點,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範區。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出台全國自貿區首份法治建設專項系統規劃,打造「條例+辦法+指引」的梯次型規則格局。

完善法律機構布局,全國11家粵港澳合夥型聯營律師事務所有7家落戶前海,形成全國獨一無二的集商事、金融、智慧財產權、海事等門類齊全的專業機構布局。


六是以「大數據、大平台、大聯動」為基礎,構建事中事後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信用監管體系,出台《社會信用管理服務辦法》,搭建跨部門協同監管平台,成功彙集74個政府部門、16萬家企業的2000多萬條信用數據。不斷拓寬信用應用場景,加入國家「信易+」聯盟,成為廣東省內唯一試點區域。推動「信易貸」「信易租」「信易托」等信用應用項目落地,真正做到信用惠民惠企。

七是以「高質量、高增長、可持續」為目標,打造特色產業發展模式。構建 「2+3+6+N」多層次產業政策體系,聚焦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數字經濟等新興前沿產業,吸引平安智慧城市、商湯科技、恆大、華潤銀行等總部項目,產業鏈集聚勢能加速形成。瞄準國際知名企業,引進美國嘉吉集團華南結算中心、新之江等一大批重點外資項目。

八是以「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為基點,建設宜居宜業、綠色智慧的城市新中心。全面啟動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建設,前海國際金融交流中心、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前海國際會議中心等一批重點公共設施規劃建設加快推進。

切實提升城市環境,前海石公園、紫荊園、前海大道等一系列景觀工程逐步完成。著力建設智慧前海,在全國率先實現自貿片區5G全覆蓋,智慧前海大數據項目率先落實「一鍵可知全局」「一圖全面感知」。

九是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為指引,構建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輻射帶動新格局。發起成立全國自貿片區創新聯盟,與武漢、哈爾濱、呼和浩特等地合作推進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形成多點協同的戰略布局。持續推進全球港口網絡布局,截至2019年,共有「一帶一路」沿線41個國家在前海投資設立445家企業,合同利用金額21.55億美元;前海企業累計向「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設立企業(機構)50家,協議投資額12.34億美元。

十是以「高標準、嚴要求、重實效」為著力點,打造自貿試驗區黨建新模式。制定並發布《前海黨的建設三年規劃》,以拓展融合型黨建模式為核心構建「1+6+9」黨建工程體系,率先發布國內首個自貿片區黨的建設《指導意見》,率先提出並發布「前海組織力指數」指標體系。創新實施「六個六」工作法深入推進主題教育,得到中央和省委指導組高度肯定;啟動實施「3+5+N」工程體系,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體系。


2019年度營商環境評估報告

普華永道選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便利度進行了評估。

普華永道評估稱,2019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便利度得分為79.8,如作為一個獨立經濟體參與排名,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2位,比2018年的31位提升9位。

評估認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總體營商環境優越、亮點突出、企業獲得感強。


十大標誌性制度創新成果

為突出改革的企業獲得感,前海組織開展了對五年來在前海落地的改革創新舉措的評選,經區內企業和社會公眾投票,評選出最具企業獲得感的十大標誌性制度創新成果。


這十大成果分別是


率先推出企業開辦「一窗通」升級版

創立總部企業認定「動態評估」機制

建設國際數據專用通道營造優質信息通信環境

打造「MCC前海」新物流模式

實施「中國前海」船籍港國際船舶登記制度

推出自貿試驗區外匯業務創新組合拳

科技驅動前海跨境電商支付創新突破

依託「信易+」打造「信用惠企」產品體系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爭議解決機制

企業及人才商務備案管理服務創新


入選的這10項制度創新成果,涵蓋了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法治創新和人才改革等主要領域,緊密把握企業相關訴求,精準解決企業痛點問題,在企業獲得感方面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揭牌儀式


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深圳分中心(以下簡稱「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深圳分中心」)在中國(深圳)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設立。

會上,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深圳分中心正式揭牌儀式。


簽約活動

最後會上還舉行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簽約活動。


1、軟銀(中國)項目:打造軟銀(中國)科創產業投資中心

前海管理局與軟銀(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軟銀(中國)將以前海為總部,打造軟銀(中國)科創產業投資中心,引入日本軟銀願景母基金約300億人民幣以及軟銀商學院(中國)中央研究院,打造軟銀(中國)智能產業生態圈。


2、大唐智慧能源項目:打造面向全國的智慧能源新業態產業基地

前海管理局與中國大唐集團智慧能源產業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唐智慧能源將以前海為總部打造面向全國的智慧能源新業態產業基地,並在並前海率先推進高效供能和智慧用能。


3、中集海工項目:開展資產證券化、債券融資等試點

前海管理局與深圳中集海工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圳中集海工將在前海繼續推進核心裝備供給和服務支持;並在資產證券化、債權融資、跨境資金池、融資租賃、要素交易等方面展開試點。


4、雙胞胎集團項目:落戶供應鏈金融中心、全球採購中心等系列平台項目

前海管理局與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胞胎集團將在前海落戶食品及養殖運營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信息與技術中心、全球採購中心、研發試驗中心、人力資源管理培訓中心等一系列平台項目。


5、與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理委員會與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將在「一帶一路」、協同創新、產業發展、重點項目推進、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交流及信息共享等領域深化互利合作。


6、與中國移動共建「前海5G+智慧綜合保稅區

前海管理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共建「前海5G+智慧綜合保稅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積極推進智慧港等重大項目建設。


7、設立「前海自貿創新投資基金」,以打造服務全國自貿片區的綜合金融平台

會議舉行「前海自貿創新投資基金」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該基金由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與中予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中金前海發展(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華夏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基金首期30億元,將依託全國自貿片區創新聯盟,重點投資於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優勢產業。


8、前海科控與弘暉資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前海科創投控股有限公司與江蘇弘暉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雙方將引導在前海落地不少於20家行業領先企業,並探討設立產業基金,打造生命健康前沿技術產業集聚園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r1KvnEBnkjnB-0zbM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