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據招聘網站《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約8.2%職場人擁有斜槓收入。
這裡提到的「斜槓」,不是電腦符號的「/」,而是另一種意思。
它來源於英文「slash」,最早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特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群。
比方說,我是財商老師,同時也是寫作者,也是投資者。
再簡單粗暴點說,斜槓,就是搞副業。
在如今的社會,斜槓的世界,已經多到你不可想像。
你可能想都沒想到——愛、關懷、鼓勵、督促、撒嬌……這些看上去沒門檻的東西,都!能!賣!
真心是越來越開眼界了,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
出售「愛」套現,
月入過萬
斜槓職業有很多,但大多是出售自己的「技能」,比如設計、寫作、編程等等。
但世界那麼大,什麼都有可能。像「戀愛「、「關心」通通都可以出售。
當然啦,只是「雲關懷」哦,但你想聽的甜言蜜語通通都有。
在萬能的某寶上,一般就只需要5-10塊錢,月銷量最高可達4449件!也就是說,搞這個副業最多能掙40000多一個月!
我公司有個搞設計的小男生熙,也有在某寶上開店提供「關懷」。
朝九晚六的工作時間內,熙不會接單。唯有在上班前、下班後以及周末的時間,提供這個服務。
費用就設置在10塊這個門檻,說便宜不便宜,說貴也不貴。
每次談話10分鐘,買家拍下產品後,在備註欄留下手機號碼,熙就會回撥過去。
這個通話的費用由熙負擔,買家是不用另外付的。
熙憑著自己一把好聽的聲 音,每月的銷量很不錯。最少的時候有200多單一個月,平均在500單左右,最多的時候也能有4000單。
我們來捋捋這筆帳:
電話費:2017年的時候還有50塊包月的話費,現在沒有了,但可以看綁定寬頻或其他業務的套餐,有免費的電話通話時間。
但不管怎麼算,電話費還是很貴。
不過,聰明人有聰明人的做法。
熙選擇用網絡電話,也就是微信語音、QQ語音,這樣通話不花錢。
熙直接就辦理了電信179元/月無限流量的寬頻套餐,用WIFI打電話。
這樣成本也就是179元一個月。
營收:就按照上面提到的3種情況來計算。由於不確定每月具體購買的服務是哪些,計算的時候就直接分2種價格好了。
總之,一個月至少能賺近千元,多則過萬。
熙用行動證明了,哪有「需求」,哪就有「商機」。
出售「鼓勵」
工資13k!
除了出售自己的「愛」、「關懷」,還有很多都可以出售的。
除了一對一監督減肥、督促學習考試、叫起床、催睡覺等,只要你有需求,就能給你來個專屬的「私人訂製」。
在萬能的某寶上,價格也是從5塊-10塊不等的。
月銷量也是在200-500不等,受眾群體還是挺大的。
服務的對象從16歲到40歲不等。有些賣家甚至還有自己的團隊,根據買家的年齡,來匹配相應的「聲播」。
評論幾乎都是一片贊好的。
服務時間基本都是賣家自己定的,是不是感覺挺不可思議的。
這個其實很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程式設計師鼓勵師」。
在程式設計師內心焦躁的時候,萌妹子(也就是鼓勵師)就會坐在旁邊給他加油鼓勁兒......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顏值即正義的崗位,一些科技公司、二次元公司都會招。
薪酬方面可以去到8K-13K左右,但跟上述「雲關懷」、「雲督促」等副業比起來,就有點遜色了。
按照時間最大利用化來看,還是當副業會划算些。
一份工作,只要堅持下去,總會給我們足夠的回報。
寫在最後
據某招聘網站的數據顯示:
44%的職場人認為自己對副業有剛需,且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意識愈高。
95後、90後、80後,對副業有剛需的占比分別為39.1%、43.5%、47%。
尤其面對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都被降薪,甚至是裁員。
我們終於含著淚認清:能給你最大的安全感,永遠都是手中的金錢,不是麼?
如果你想每個月多賺一千甚至是一萬的話,這個用時間換取收入的新型斜槓職業,其實是最穩妥、也是很理性的。
生活,就像蹺蹺板。當重心傾向一端的時候,另一端就會懸空。我們能做的只有力求平衡,未雨綢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