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開學第一個月,老師的重點不是教知識,而是做這些事情

2019-09-08     Xu老師

又是一年開學季,最近,朋友圈幾乎被學生家長刷屏了,又有一大批小不點開始了小學生活。那麼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的第一個月,每天在學校到底做什麼呢?

從幼兒園到小學,很多孩子還不太適應,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狀況一:找不到自己的座位

有的孩子,老師第一天調整好座位,第二天進教室,就忘記了自己昨天坐在哪了,還有更誇張的,第一課下出去玩一圈,回來就不知道自己坐哪了。

狀況二:找不到自己的教室

這種情況在剛開學的時候很常見,第一天報名是爸爸媽媽帶去的,第二天自己進學校之後就不知道往哪邊走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幾班的。

因為現在的學校都有自己獨立的音樂教室和美術教室,所以有時候上課要到其他的教室去,我們經常會看到,已經打鈴好久了老師到處找孩子的,而孩子也在滿操場的找老師。

狀況三:尿褲子

小學和幼兒園不同,每節課都有具體的上課時間,規則意識更強一些,有些孩子膽子比較小,上課時候想去衛生間不敢舉手告訴老師,最後憋不住了尿褲子。

狀況四:上課期間在教室亂跑

很多孩子剛開始還不適應小學的上課模式,一節課40分鐘沒辦法安安分分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於是就出現了老師在上面講課,孩子在下面走來走去的情況。

狀況五:每節課下都有背著書包要回家的

剛上小學,孩子們還搞不清楚狀況,有的孩子以為打鈴就放學了,於是我們發現,每節課下都有孩子背起自己的小書包準備回家的,還有的小不點,總是追著老師問:「老師,我可以回家了嗎?」

當然,對於剛剛踏進小學的孩子來說,狀況不止這些。但是,每個班40多個孩子,只有一個班主任,怎麼樣讓這些小不點快速的適應小學生活呢?開學第一個月,班主任都在「放大招」,其實就是培養孩子各方面的習慣。

到底要培養孩子哪些習慣呢?

第一、行為習慣

1、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

2、不亂扔垃圾,

3、不在教室、樓道里大聲喧譁,

4、升國旗時要脫帽、肅立。

第二、生活習慣

1、不把零食玩具帶到學校,

2、不買學校周邊的垃圾食品,

3、衣著整齊、勤剪指甲勤洗手,

第三、交友習慣

1、與同學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

2、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主動找老師幫助,

3、樂於助人,

4、對於別人的幫助要主動說謝謝。

第四、學習習慣

1、上課回答問題要舉手,

2、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

3、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4、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結語: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些行為習慣只是開始,但是,這些習慣一旦養成了,以後二年級、三年級乃至初中高中,家長都會省很多事兒。

開學一周了,你家孩子有進步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ZW8F20BJleJMoPME2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