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題總丟分?數學老師教你幾招,招招有用!(實用收藏)

2019-08-10     Xu老師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我家孩子每次數學考試口算題都要丟1、 2分,從來沒考過100分。老師閱卷的時候也總是唉聲嘆氣:明明可以考100分,非得錯一道口算題。

其實咱們都冤枉孩子了,他們已經很認真的在計算,可是還是做錯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口算題經常出錯,拋開基本知識不紮實的因素外,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第一、瞬間記憶能力較弱。

舉個例子:54+23=,孩子記住題目後,開始在心裡默默的計算,但是瞬間記憶能力弱的孩子,也許前一秒看到的是54+23,後一秒就變成了54+32了,雖然他很認真的在計算,但是其實不是結果算錯了,而是題目本身就沒記正確。

第二、孩子的定勢思維。

依然舉例說明,口算題一般都是整齊排列在試卷上,而孩子們的習慣也無非就是從左到右計算或者從上到下計算,假設一列的口算題是這樣的:

6+5=

8+4=

7-2=

前兩道題是加法,最後一道是減法,兩道加法題做完後在孩子的腦中已經形成了做加法題的習慣,所以有的孩子容易把7-2=算成7+2=。

第三、學習習慣。

舉例:我們班的一個孩子,真的是萬年「99」的保持者,我也真是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專門研究過他的試卷,他的丟分點基本都在口算、筆算橫式後面的答案沒寫或者簡單的填空。講真,他的思維非常活躍,課堂上也很積極,基本就是數學老師最欣賞的一類學生,但是,他在做題時,尤其對於簡單的題目基本都是掃一眼題目就立即下手,檢查的時候也選擇性的跳過這些簡單的題目,我們把這種不踏實的態度都歸之為學習習慣。

以上這三種原因,家長和老師們都統稱為「粗心」,當然,也可以這樣理解。

為了克服孩子們的這些想像,我在教學中,通常都是這樣做的:

【第一:做題前】

即使是口算題,也要求他們讀題2遍以上再去做題,就是為了避免看錯數字和符號。


【第二:做題時】

口算題中遇到混合運算的,必須在下面寫出計算過程。


【第三:檢查方法】

用手指捂住每道口算題的答案,然後再重新算一遍,如果答案不一樣,草稿紙上再算一遍。


【第四:數題目】

做完後數一數自己一共做了幾道題,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有的孩子漏題。


這樣的習慣,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培養,隨著年齡的增長,習慣的養成,很多事情都變成了順其自然,做數學題時也會越來越細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1mTiGwBvvf6VcSZ04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