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 父母的性狀是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子女的。
2. 我國金魚種類多樣,金魚不同的形態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3. 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叫做生物的性狀。
4. 遺傳學家把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
5. 人們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最初是從性狀開始的,逐漸深入到基因水平。
6.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
7. 變異是指親代和子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
8. 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說明性狀和基因之間的關係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9. 對於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遺傳下去的不是性狀,而是控制性狀的基因。
10. 轉基因超級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狀是鼠的個體大小,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從而使身體生長速度變快。
11. 用人工的方法取出某種生物的某個基因,把它轉移到其他生物的細胞中去,並使後者表現出轉入基因控制的遺傳性狀,這樣的技術叫做遺傳工程。
12. 生物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親子間傳遞的橋樑,基因大多有規則地集中在細胞核內染色體上,而且每一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
13. 除生殖細胞外,生物體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它們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因此,後代個體具有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
14. 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係是: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基因是DNA上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15. 人體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包含46個DNA分子
16. 父母的性狀是通過他們生殖細胞遺傳給子女的,在染色體上決定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
17. 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近親是指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親。
18. 人的性別主要是由性染色體決定,XY是男性,XX為女性。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23對,可寫成22對+XX或22對+XY,則精子中的染色體可以寫成22條+X和22條+Y。
19. 染色體,DNA,基因三者的關係是:染色體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一條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DNA分子中的特定片段稱為基因,每條染色體上含有無數個基因。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有46條,含46個DNA分子,大約有3-5萬對基因。
20. 由遺傳物質的改變所引起的變異,叫做可遺傳變異;由於環境條件改變,而遺傳物質沒有改變而產生的變異,叫做不可遺傳變異。
21. 有的變異有利於它的生存,就叫做有利變異;有的變異不利於它的生存叫做不利變異。
22. 生物的遺傳特徵,使生物界的物種能夠保持相對穩定。變異使生物個體能夠產生新的性狀,以至於形成新的物種。
23. 因為有可遺傳的變異,就能不斷產生新的生物類型,生物就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由此可見,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對生物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