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進行時,書包里最多的是褲子?

2020-09-12     父母世界Parents

原標題:入園進行時,書包里最多的是褲子?

前不久看到一個新聞: 7歲男孩在泳池內排便,游泳池管理方向家長索要 1.5 萬賠償。

第一次聽說有人在泳池排便。雖然是個孩子,但也太......噁心了。這個絕對不是小孩子的問題,而是大人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道德問題,也是一個教養的問題。孩子連「不能隨地大小便」這種最基本的如廁規範都不清楚,不知道當年的如廁訓練是怎麼做的。

想起最近開學季,小神獸們終於入園了,但是入園之路可謂艱難,各種不適應,尤其是便便問題。

社群里不少媽媽在群里吐槽:

「特地買了便盆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在家能夠很好地解決便便問題,可一進幼兒園就不會上廁所了,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廁所,只能尿褲子!

「寶寶3歲,已經學會自己小便了,但是大便就完全不行,他必須拉在紙尿褲上!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脫離紙尿褲呢?

「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現在白天出去的時候還需要穿紙尿褲。如果強行戒掉紙尿褲,孩子不是每一次都能清楚地表達,肯定有可能會尿褲子的......

講真,能夠成功排便對於寶寶來說可是巨大的工程。

首先, 孩子控制排便的主要肌肉(即括約肌)及相關神經系統的反射協調功能已經準備就緒。其次, 孩子已經具有步行去廁所、穩穩地坐在馬桶上的身體控制能力、表達便便結束的語言能力。

這讓眾多老母親不禁發出靈魂拷問:到底多大的孩子開始訓練如廁更容易成功?

01

如廁訓練什麼時候開始?

一般情況下, 孩子最早要到18個月才能具備自我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有的孩子需要到3歲甚至更晚。

這和孩子的發育狀況有密切聯繫,並不是通過提早訓練就能加速完成的技能。孩子需要將肚子脹脹的感覺和上廁所這個行為聯繫到一起,並且確立時間觀念,才能夠自行解決上廁所的問題。

美國兒科學會對此有相對權威的說法。其研究表明:孩子的排泄控制肌肉一般在18-24月間達到成熟,平均年齡在18個月。因此, 兒科學會建議家長,在2歲左右,開始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網上流傳的寶寶脫掉紙尿褲的年齡,應該也是源自這裡。

但我們萬萬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因為美國兒科學會也明確表示: 年齡不能作為自主如廁的硬性指標。還要看孩子自身個體的發展狀況。

美國兒科學會還提出: 男孩做好接受如廁訓練的準備可能比女孩更晚一些。

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這個時間節點都能一刀切,沒有學會這個技能,又有什麼錯呢?

02

想順利如廁,觀察這7個信號

寶寶不再需要紙尿褲的「陪伴」時,會有一系列的身體信號來通知你,如果你足夠細心,很容易就發現。如果寶寶還沒有表現出這些信號,不要強迫他過早地開始如廁訓練。

寶寶可以開始如廁訓練的信號:

大小便有規律,大便成形,沒有便秘的情況。

至少2~3小時沒有大小便,這意味著寶寶的膀胱肌肉已經發育得能憋住尿了。

基本知道「尿尿」和「便便」是什麼,它們打哪來,以及應該往哪去。

對上廁所有興趣,還會模仿上廁所的習慣。

大小便時,身體會有一些反應,比如蹲下,或者乾脆告訴你。

不喜歡穿紙尿褲,想穿內褲,並能將褲子提上脫下。

能夠自己走,自己坐。

03

如廁初級訓練的步驟

1.添置兒童小馬桶

如果家裡還沒有馬桶, 可以給寶寶先選一個可愛的馬桶。告訴寶寶:如果想便便或者尿尿了,就脫了褲子坐到馬桶上。

當然,還應該 教他怎麼脫褲子、提褲子,告訴他要先提裡面的小內褲,然後提外面的褲子。最好鼓勵寶寶每天在他的小便盆上坐一會兒,即使他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在上面「方便」。

2.示範給他看

在大人上廁所的時候,讓寶寶一同進到洗手間,給他示範一系列動作:脫褲子、擦拭、提褲子、沖水、洗手。不要給他穿太複雜的衣褲。寶寶本來就比較緊張,如果遭遇褲子解不開等不必要的挫折,搞不好會抗拒如廁訓練。

3.提醒他上廁所

對一直穿著紙尿褲的孩子來說,當他說自己要尿尿時,很可能紙尿褲里都已經濕了。所以訓練他自己在馬桶上尿尿,爸爸媽媽要經常提醒他, 根據他平時尿尿的頻率,估算一下多長時間就應該提醒他去坐馬桶了。

4.尿褲子不羞羞

對訓練上廁所這件事,媽媽要提前準備,不要寄希望短時間就訓練成功,而是要慢慢地循序漸進。不要逼他,以免讓他對尿尿這件事產生排斥心理。摘掉紙尿褲的他可能隨時會尿褲子,他有時玩著玩著就尿了,有時是來不及坐到馬桶上就尿了。 不管什麼情況,媽媽都不能訓斥寶寶,讓寶寶對尿尿這件事頗感壓力。

5.主動坐上馬桶

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和提醒下,如果讓寶寶坐在馬桶上,他自己能尿出來了,就可以訓練他主動上廁所了。不用每次都提醒他上廁所,而是告訴他 「如果你想上廁所,你自己坐在馬桶上去或者告訴媽媽」,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是在幼兒園預演了,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撰文/ 倩敏

編輯/ 雅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QfdhHQBd8y1i3sJI6ZO.html













《Parents BEST》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