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娃,太費眼了!學習——各種線上早教課,娛樂——各種遊戲、動畫片。身邊越來越多的孩子,還沒上小學就戴上了眼鏡。
牢牢抓住家長們對孩子視力問題的焦慮,市面上出現了不少主打「兒童護眼」功能的投影儀。
漫反射、低流明、大螢幕......這些不明覺厲,簡單解釋又覺得似乎很有道理的宣傳語讓不少媽媽心動。那么兒童護眼投影儀真的不傷眼嗎?
漫反射成像,沒有頻閃
相對更利於眼部健康
從成像原理上來說:不管是電視、手機、平板還是電腦,都是直接成像。 這些螢幕本身就是光源。拿電視來說,通常採用液晶屏——通過電壓將液晶分子進行方向調整,從而顯示不同畫面。 雖然肉眼看不出來,但實際上螢幕一直處於閃爍狀態。
而投影儀是 利用漫反射成像。螢幕本身不是光源,光線經過反射後入眼的確更柔和。當然,因為不發光,也不會產生頻閃,對眼睛刺激更小。
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投影儀就不傷眼,尤其是那些打著護眼旗號的兒童投影儀。
低流明,反傷眼
這個智商稅有點「貴」
市面上許多兒童護眼投影儀會打出:8流明,相當於8根蠟燭,專為兒童設計亮度等類似的宣傳語。
家長們一聽,8根蠟燭的亮度,對眼睛傷害一定很小,買它。一不小心,就掉進了不良商家挖好的陷阱。
想知道坑在哪兒,首先要了解「流明」這個概念。
流明是描述光通量的物理單位,也叫明亮度。
說投影儀的流明多少, 其實是在衡量投影儀發射的光投射到螢幕上光線的強度。
一般來說,家用投影儀的流明通常在2000左右。對比,8流明的兒童投影儀,可想而知,那得多暗啊!
過暗和過亮一樣,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一方面過暗會使畫面不清晰,孩子不得不使勁盯著螢幕看,從而更容易造成眼疲勞。
另一方面,因為低流明,為了看清楚畫面,不得不降低環境的亮度。許多兒童投影儀一定要關燈、把窗簾拉得死死的,才勉強看得清畫面。
我們都過這樣的感覺,關燈玩兒手機,玩不了一會兒眼睛就累了。而在黑暗的環境中看投影儀是同樣的道理。
本來想要護眼,結果更費眼, 要知道眼疲勞是除了遺傳因素外近視的首要元兇。
螢幕越大越好?
你考慮過距離的感受嗎!
說螢幕越大,看得越爽,我信。但是如果說螢幕越大,對眼睛越好,emmmm......
不管是電視還是投影,從保護視力的角度都不是越大越好。我們在購買前需要考慮下自家的空間是否合適。尤其許多兒童投影儀,家長是準備放在臥室給孩子觀看,更要考慮這個問題。
國際電影和電視工程師協會曾提出一套計算人眼距離螢幕的合適位置的「30度理論」,即螢幕寬度所占眼睛視角的最佳角度為30度。
換句話說, 至少要保證眼睛與螢幕的距離是螢幕對角線長度的1.6倍。
舉例:42寸電視螢幕對角線長度約1.06m,那就要保證觀看者到電視的距離至少是1.06m*1.6=1.69m。
投影儀投射的面積更大,需要的距離也就更大。我們需要考慮距離,選擇讓眼睛最舒服的組合。
綜合上面三點,提供大家下面4條建議參考:
1.如果家裡有足夠的空間,能夠滿足觀看的科學距離,又追求聲臨其境、影院般的觀影體驗,家用投影儀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2.沒必要專門購買所謂的「兒童護眼投影儀」,商家鼓吹的低流明,反而是傷眼元兇。
3.不管是投影儀還是電視,對眼睛都有一定的傷害,不存在護眼一說。不建議長時間觀看。
4.養成科學的用眼習慣,適當進行戶外運動,避免眼疲勞才是保護眼睛正確的打開方式。
撰文:雅雅
編輯&視覺: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