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待建空地搭建房屋對外出租牟利,又怕被發現,就故意將房屋高度降低,比正常院牆矮了近三分之一。可惜,如此自作聰明的違建仍躲不過被拆除的宿命。今天上午,崇外街道組織拆除一處位於祈年大街西側的290平方米違建。
上午九點半,在祈年大街西側路口,崇外街道城管執法人員體溫檢測合格後來到拆違現場。此時工人已經開始清理房屋頂部的木板、塑料布、油氈等物品,用彩鋼板搭建的屋牆部分已經露出黃色的纖維,不少已經發黑的泡沫堆放在角落裡。隨便進入一個房間內,現場是一張廢棄的木板床和滿地紙屑垃圾,陰暗潮濕,牆上掛的電線已經老化,好幾處纏著黑色的絕緣膠帶。
施工人員介紹,搭建房屋的基本上都是彩鋼板或者木料,且房屋相連,一旦失火,就會「火燒連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為了確保安全拆除違建,城管執法人員再次檢查,「一是看屋子裡還有沒有人,二是看水電線路是否已經完全掐斷。」崇外街道城管執法隊副隊長董經緯說。
祈年大街西側待建空地是一片原住居民已搬遷但尚未開發的區域。以前的部分房屋沒有及時拆除,見留下來的部分房屋還能居住,一位居民便打起了以此為基礎在周邊搭建簡易房對外出租的主意。為躲避執法部門檢查,他故意將加蓋房屋的高度降到最低,從外面看不到有高出的建築物。而且,他還利用原有外立面的鐵板大門給這片違建外圍建起一道屏障,加裝電子密碼鎖,最終形成25間近290平方米的違建。
崇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龔新宇介紹,違建拆除完畢後,可以騰退近800平米的區域。這些區域將與北側的停車場連起來,擴大停車規模,為周邊居民增加停車位,緩解停車壓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金可 通訊員 劉滿清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