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飛機誕生以來,無論是哪種型號和設計風格,無一例外都以空氣動力學和材料結構學為標準,講究充滿對稱性的「工業美學」理念。不過,在上世紀40年代,德國航空怪才理察.沃格特博士卻反其道而行,不僅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不對稱飛機BV.141偵察機,甚至還在此基礎上研發出更為激進的不對稱戰機——BVP.111。和傳統戰機相比,BVP.111等不對稱戰機的機艙部分嚴重右傾。再加上便於水上起降的船型機身,結構奇葩的BVP.111儘管最大限度保證了飛行員的視野,但在氣動布局上非常不合理,這款德國空軍的「歪把子」戰機也讓德國飛行員詬病不已。
出生於1894年德國施韋比施格明德的理察.沃格特從小就對航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早在學生時代,德國著名飛機設計師恩斯特.亨克爾的研究經歷就讓他勵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航空設計師。參加過一戰並負傷的理察.沃格特在返回德國後通過了飛行員訓練,此後就加入到了大名鼎鼎的多尼爾有限公司,成為齊柏林飛艇項目的科研人員。此後多年,他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開始在航空領域特別是飛機設計方面嶄露頭角。
1937年,即將發動戰爭的德國開始加大對軍工研發上的投入。特別是在空軍領域,當時的德國航空部要求有關企業研發一款新型軍用偵察機,尤其提出了飛行員觀察視野方面的要求。當時就職於漢堡飛機製造廠的沃格特博士拿出了準備已久的BV.141偵察機。當德國空軍高層看到了這款腦洞大開的「非對稱飛機」設計圖紙後,完全不敢相信,這樣一款奇葩的飛機能夠展翅升空。最終,在沃格特博士的堅持下,漢堡飛機製造廠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自己投入資金製造出了BV.141偵察機原型機。沃格特博士打破了傳統飛機部件的對稱性布局,將865馬力的BMW132N氣冷式發動安裝在了機身前部,機身右側則單獨配備了獨立機艙。這樣的設計原理,可以讓飛行員獲得最廣闊的觀察視野。
當然,由於這種設計過於標新立異,很多國家的航空專業人士都表示了嚴重懷疑。一直關注德國航空研發動態的英國,甚至在報紙上專門發布文章,嘲笑德國人造出了一架怪物飛機。不過,慧眼識珠的德國空軍技術部門負責人烏得特將軍還是認同了BV.141偵察機的設計理念。在他的堅持下,這款飛機成功實現首飛,其速度可以達到368km/小時,並且有1萬米的升限。當然,由於受到軍方的抵制,這款偵察機僅僅少量生產,並且投入使用的頻率並不高。
受到BV.141偵察機項目的鼓舞,沃格特博士繼續在非對稱飛機領域加大研發力度,並且開始挑戰戰鬥機機型。眾所周知,戰機在高速飛行和空中格鬥的過程中,相對於偵察機根加註重左右平衡、因為只有在平衡機身的前提下,飛機兩翼受到的重力、空氣阻力、空氣升力等物理量才能達到均等,保證飛機的平穩狀態。很顯然,沃格特博士研發的BVP.111戰機完全打破了傳統。結構方面,它的機身機艙非常奇葩地被安裝在翼展下,左舷部位的尾樑上裝有水平尾翼和方向舵鰭來保持方向平衡。除了機艙偏離中心設計位置之外,其配備的三個發動機也沒有對稱排列,左二右一的奇葩設計顯得非常突兀。
按照沃格特博士的設想,非對稱飛機儘管在偵察機領域的探索獲得了成功,同樣的設計結構也應當在戰鬥機上得到適用。不過,戰鬥機更加注重高速飛行能力、起降性能和操作性,對於機體平衡性的要求更為苛刻。因此,儘管沃格特博士先後提出並公布多款非對稱飛機的設計圖紙,最終也僅有BV.141偵察機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