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995」!我國海陸空20年來井噴發展,與塞爾維亞有直接關係

2020-04-05     武器正能量

前不久,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疫情期間的哽咽發言,讓無數國人為之動容。對於這個歐洲地區的鐵桿盟友,中國政府和人民也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且是唯一向塞爾維亞伸出援手的國家,讓塞爾維亞人民倍感溫暖。

平心而論,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心就是經濟領域和民生領域。但是,為了世界的和平發展,我國國防軍工部門專門開了專題會議,正式開啟了 「995工程」。可以說,這個龐大的國防工程涉及面極廣,覆蓋了解放軍各兵種。僅僅是在空軍方面,「995工程」將裝備研發的時間線一直明確到了2050年。

具體來說,軍工部門要研發的新型戰機包括了能夠抗衡美製F-22的國產四代機(按國際標準是五代機,也就是後來出現的殲-20)、全新的五代高空高速遠程重型戰鬥轟炸機及空優戰鬥機、亞軌道高空高速戰鬥機、近/遠地低軌道戰鬥機、超音速隱形遠程戰略轟炸機、巨型六發噴氣遠程運輸機等。毫不誇張的說,如今被軍迷們津津樂道的「20家族」,就是在「995工程」框架下一一問世的。

當然,儘管「995工程」的內容令人歡欣鼓舞,但我國軍工業當時還比較落後。體現在各兵種方面來說,當時陸軍主力裝備基本上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二代坦克,海軍完全沒有拿得出手的萬噸級戰艦,基本都是小型的051型驅逐艦與053型護衛艦。稍微有些亮點的中國空軍,當時已經完成首飛的殲-10還沒有量產,除了少部分從俄羅斯高價引進的蘇-27 和蘇-30之外,早已落後的殲-7依然是主力。

正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我們以舉國之力砥礪前行,以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陸、海、空、天全兵種和全武器系統的換代升級。陸軍方面,95式槍族橫空出世,包括96式、99式等三代主戰坦克全面換裝,國產主戰坦克甚至還打開了海外市場。隨著直-20、05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等新裝備不斷服役,解放軍徹底告別了「活力不足」時代。空軍方面,從早期的殲-10、殲-11、殲-15,再到如今五代機領域的殲-20、殲-31,中國空軍已經完成了從量到質的飛躍。

海軍方面,從國產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打破中國海軍「無航母」的格局,再到國產「山東」號航母下水,052D、萬噸級055大驅等新式戰艦「下餃子」般加入現役,中國海軍也正全面向「深藍海軍」邁進。當然,在核打擊領域,「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的威名更是早已響徹全球。

目前來說,我國的軍工科研正在充分體現出高、新、精、專、強的特點,在很多領域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回首往事,「995」國防工程的啟動,正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風骨和信念,這也是華夏文明傳承數千年經久不衰的根源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o6RUnEBrZ4kL1Vi34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