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孩子常見意外的處理方式,請一定收藏,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0-09-23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6個孩子常見意外的處理方式,請一定收藏,關鍵時刻能救命!

作者 | 常爸

來源 | 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上周末陪小小常在家門口的小公園騎滑板車,只聽「咚」一聲巨響,常爸心裡頓時咯噔一下,隨即便聽到一陣哇哇哭聲,仿佛要哭背過氣般撕心裂肺。

循著聲音趕過去,原來是一個3、4歲的小姑娘剛剛正好從悠起來的鞦韆前經過,鞦韆直接把她砸趴下了。

還好當時鞦韆悠得不高,小姑娘走路的速度也不算快,臉和身上貌似都沒什麼大事,但頭被鞦韆座椅撞了,紅紅的一片,目測馬上就要出包。

一大幫家長圍了上去,七嘴八舌地給已經嚇得六神無主的孩子媽媽出主意。這時我突然想起公園北門出去就有一個商圈,M記KFC什麼的都有,趕緊也摻和了一句: 趕緊去快餐店要點兒冰塊給孩子敷上,不放心再去醫院檢查下!

聽到我這一嗓子,那個媽媽好像一下回過了神,謝過大伙兒之後就趕緊抱著孩子往北門走。

看著她焦急的背影,我這個老父親也是心有餘悸。要說做父母可真是不容易啊,除了要像雷達一樣知道哪個課外班的老師好,哪個幼兒園的伙食好,還得時刻提心弔膽的,以防不定什麼時候就來個小意外嚇嚇你,而你還不定能做足準備迎接這突如其來的挑戰。

比如:

燙傷後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辦?脫衣服還是去醫院?

流鼻血了,仰頭和用手紙堵鼻子哪個才有效?

皮膚被劃傷了,應該馬上用水沖還是酒精洗?

幼兒園的孩子吃東西噎到了,該如何急救?

答案

都不該

都無效

用水沖

繼續往下看

如果以上4個問題里,至少在1個問題上有猶豫或者回答錯誤,那麼,恭喜你!

沒白點開這篇推送!

都知道當爸媽後最好能有點急救知識護身,可講急救的公號和文章那麼多,說實話,很多連常爸這麼愛學習的人都經常不願意點開。

所以今天常爸想做 一版「最通俗易懂版」的急救常識,找了6個孩子最容易發生的意外,直接告訴大家,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希望能切身實際地幫到大家。

專家支持:洪亮

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現任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先後在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工作,擁有14年的臨床經驗,擅長小兒常見病

°

一定要

用薄毛巾包上冰袋或一瓶冷飲,緊貼碰傷處以消腫,持續20分鐘。

如果有傷口出血,要用乾淨的毛巾或者紗布按壓,持續10分鐘。

讓孩子休息,即使只是輕度撞傷。因為當嬰兒或兒童的頭部受到撞擊時,他們的大腦也會在顱骨內受到震動。這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頭部損傷 (如腦震盪),也可能會使他們感到噁心或昏昏欲睡。

如果孩子痛不能忍,可以給他服用乙醯氨基酚止痛。

°

尋求幫助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請撥打120急救電話 (到了醫院,醫生會檢查孩子的大腦沒有腫脹或出血,並評估是否有可能腦震盪)

抽搐或者昏迷;

持續的噁心或嘔吐;

視力重影或模糊;

任何身體部位無力或者麻木;

意識混亂或一段時間後仍然頭暈;

非常煩躁或者不停哭泣;

劇烈頭痛或頭痛逐漸加重;

鼻內或耳內流出血液或水樣液體;

出血傷口持續按壓十分鐘以上止不住時。

<下滑查看更多>

°

一定要

讓孩子把頭稍微向前傾斜,然後用手捏緊他的鼻子兩邊下1/3處 (鼻骨以下),至少5分鐘後,再檢查是否已控制住出血,中途不要檢查。

同時身體前傾,這樣可以阻止血液進入氣道或胃,防止誤吸。

讓孩子用嘴呼吸,吐出血液 (如果有的話)

保持這個姿勢10到15分鐘,試著止血。要有耐心!

同時安撫孩子,分散注意力,減輕緊張氣氛,避免哭鬧。

°

一定不要

不要讓孩子向後靠。 (這樣做的話,血液可能會通過喉嚨進入他的胃,引發嘔吐。而且這樣就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止住血,有可能一直在流,但是我們並沒有發現。)

不要讓孩子在流血後幾個小時內擤鼻涕。 (因為即使是很短很輕地擤也會再次引發出血。)

不要塞紙巾或堵住孩子的鼻孔!

°

尋求幫助

如果出血在30分鐘內都沒有止住,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掛急診 (注意是要有耳鼻喉科急診的醫院!)

°

一定要

第一時間降溫,用自來水沖燒傷的皮膚直到疼痛停止。 (但不要超過5分鐘,不然傷口可能被泡壞。)

不方便沖的,可以用自來水泡,或用濕紗布或毛巾覆蓋創面,減輕疼痛。

嘗試褪去燙傷部位的衣物 (但是一定要注意有沒有和皮膚粘連,如果不確定或者已經粘連,就不要自己去脫了,還是帶到醫院交給醫生來處理)

用乾淨的紗布覆蓋傷口。

對於輕度的燙傷,可以自行在家處理,用燙傷膏或者蘆薈塗抹傷口。

如果孩子痛不能忍,可服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止痛。

°

一定不要

不要強行脫掉衣服。 (因為不明確衣服和皮膚有沒有粘連,強行脫掉衣服,可能會在脫衣服時把皮膚一起撕下來。)

不要擅自在燒傷處塗東西 (比如牙膏、醬油等等——這些可能掩蓋傷口情況,甚至造成繼發感染。)

不要將冰或冰水直接放在燒傷處 (因為這樣會加劇疼痛、加深燒傷)

如果燙傷處形成水泡,不要擅自把它弄破,留給醫生決定如何處置。

°

尋求幫助

出現以下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要注意送到有燙傷科,能處理燒燙傷的醫院,避免路上輾轉耽擱)

大面積燒傷 (用乾淨、柔軟的布或毛巾覆蓋)

燒傷是由火災、電線、插座或化學物質造成的。

燒傷部位有臉、手、腳、關節或生殖器。

傷口感染,感染的跡象包括腫脹、膿,或燒傷附近皮膚發紅或有紅色條紋。

<下滑查看更多>

°

一定要

不出血或者少量滲血的傷口,可用自來水和肥皂沖洗傷口,輕輕塗上抗生素藥膏,然後纏上紗布和繃帶。

如果出血量較大,需要立即止血,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就是直接按壓:用乾淨的紗布或者棉墊直接壓在傷口上,如果沒有乾淨的紗布,可以用洗乾淨雙手按壓在傷口兩側,保持15分鐘以上的持續按壓,不要時緊時松。

如果血液滲透了覆蓋的紗布,不要移開紗布,上面加蓋紗布繼續加壓,可以用繃帶固定紗布,但是要注意局部血供情況,要是發紫發涼,可能是綁的太緊了,需要拆了重新綁。

°

一定不要

不要用酒精、安爾碘清洗傷口,酒精成分會強烈刺痛傷口。

如果傷口裡面有較大的異物,比如玻璃片、刀片,不易清理,不要盲目清理,避免加重出血和組織損傷。

°

尋求幫助

以下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傷口很大,傷口裂開,或者流血過多。 (特別是面部傷口,建議去有整形外科的醫院,可能需要縫針,還要根據情況是否給予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傷口很深。 (如果傷口開放時間過長繼發感染風險大大增加,醫生一般不會直接縫合傷口,而是再次清洗、清理然後包紮傷口,這樣可能會留下更大的疤痕。)

<下滑查看更多>

°

一定要

讓孩子坐下來,用薄毛巾包上冰袋或一瓶冷飲,緊貼的部位冰敷10-15分鐘。

儘可能抬高腳踝以幫助消腫。

在孩子醒著的時候,每隔2-4個小時用冰敷傷口兩到三天。可以找一個塑料袋當成冰袋,裡面放一些冰和水的混合物。這種方法對踝關節區域的塑形效果比單獨使用冰要好。

服用布洛芬可以幫助孩子減輕疼痛和腫脹。

°

一定不要

不要熱療 (例如熱敷或熱浴),這會增加血液流動,使腫脹加劇。

不要按摩腳踝。

不要讓腳踝再次受傷。

°

尋求幫助

出現以下情況,請帶孩子去醫院 (可能出現骨折或脫臼)

孩子的腳踝不能撐住身體;

腳踝變畸形了;

持續疼痛,沒有減輕。

°

一定要

跟Ta保持對話。如果孩子能用簡單的聲音回答你的話,說明他的氣道是暢通的。

用海姆利克氏急救法施救:

1歲以上兒童:

用你的手臂從後面環繞孩子的腰,握拳,將你拳頭的拇指側放在他的上腹部 (劍突和肚臍之間)

用另一隻手握緊拳頭,快速向後向上撞擊,直到異物被排出。

之前在寫文章重點介紹海姆利克急救法時,曾有粉絲介紹了一個方便好記的「剪刀、石頭、布」原則,已經過醫生審閱確定,大家也可以參考普及起來。

1歲以下嬰幼兒:

把孩子抱起來,讓他臉朝下,頭低腳高,固定好孩子,然後用你的掌跟在他的肩胛骨之間用力拍打5次。

再翻過來,面朝上,頭低腳高,用兩個手指按壓孩子胸骨上乳頭連線水平,按壓5次。

°

一定不要

千萬別給孩子喝水。

好多人認為噎住了,喝水順一順就好了。可實際上,如果食物進入氣道,喝水根本就碰不到異物,如果卡在氣道和食道開口前,只會加重情況。比如干饅頭吃進去,泡了水會發脹,把氣管堵得更死。另外喝水還會加重嗆咳,不小心咳進肺里,引發吸入性肺炎。

不要做侵略性的反應。克制住把手指伸進孩子嘴裡或喉嚨的衝動,這樣可能會把異物捅到更深的位置。

如果孩子在咳嗽,不要制止他,讓他把阻塞物咳出來。

°

尋求幫助

如果孩子不能回應,在用海氏急救法時讓別人撥打120;或自己撥打,打開揚聲器。

如果異物取不出來,孩子逐漸出現呼吸心跳停止,在救護車到來前,需要進行心肺復甦。

如果孩子是清醒的,但不能呼吸或正常說話,或者異物沒出來,不確定異物去向,不排除異物進入下面的氣道,應立刻帶他去醫院掛急診。

<下滑查看更多>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認真地看完這篇文章,學習意外後的緊急處理方法。與其祈禱幸運,不如做好準備,也許下一次你真的能救孩子一命,救他人一命。

孩子的安全,真的容不下半分僥倖心理!別以為你的孩子不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孩子的看護人——老人、保姆、幼兒園的老師……有備才能無患!

參考連結:

1

END

1

作者 | 常爸

來源 | 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該公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

聲明 | 本文為轉載文章,已獲授權,如您希望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無意侵權,如您覺得有侵權行為,請速與我聯絡刪除。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第十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輕鬆愉悅高效的減肥法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uHsxHQBURTf-Dn5KM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