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御財富:三要素教你如何選擇理財產品,避免掉入陷阱

2019-08-26     融御財富

// 投資「三性」 //

現在市面上的理財產品,不僅數量多,種類還很多。那麼在投資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初步的選擇和取捨呢?

這時候,你需要用到投資「三性」原則,也就是3個思考的角度,去分析產品,匹配自己的需求。



第一個是收益性,這是理財產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很多人更願意選擇高收益的產品,但是這背後往往暗含著高風險。我們不應該只想著追求收益最大化,而是根據投資目標調整預期收益率。

第二個是風險性,也就是要保證投資的本金不損失。但不能陷入另一個極端,因為擔心風險性而過於保守,比如只把錢放銀行,甚至把大量現金放在家裡存著,一直貶值。風險其實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控制的,比如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兼顧收益。

第三個是流動性,也就是投資的產品,容不容易變現或者退出,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如果你沒有算清楚時間,就把短期內可能要用的錢,投資到持有期比較長的固定收益產品,就會失去控錢的有效性。

對於我們每一位投資者來說,投資「三性」原則,是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從自身情況出發,認真考慮的3個要素。



拓 展

你可能漏掉的一個維度

這一維就是——時間性價比(我們的精力)。

很多人工作日都疲於工作,下班後或周末都有另外的安排,自己精力有限,沒有時間研究太多投資品種。

的確,收益越高的投資產品往往越複雜,要花費的時間自然越多。

去銀行存定期幾乎不用研究,而買哪只股票賺錢就得花大力氣研究了,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自己的預期。



再舉個例子,同一個投資產品的「三性」,對於不同人也是不同的。

我們討論理財產品的「三性」之外,還要審視自己的投資能力,匹配自己的投資能力。

而且如果你在天賦上就稍遜一籌,比如自己也不是個對數字敏感的人,那麼就算你願意研究,但也很吃力。

所以,除了產品自身的「三性」,我們還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精力,有時間去研究。

我們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一定會犧牲掉一些東西的,也許是流動性,也許是安全性,也許是你的時間。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因素考慮進去,就能夠做出「性價比」更高的決定。

這也是我們常常說,讓大家把專業的事情交給例如恆成投資這樣專業的團隊去做,投資上可以「懶」,事業上積極開源的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dbOzmwBJleJMoPMpm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