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股突然大漲:疫情之下,越南禁止出口大米

2020-03-26     銳眼財經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無限量印鈔,美聯儲「技驚四座」!

在經歷了史詩級的萬點暴跌和多次熔斷之後,眼看降息等措施根本不起效果,美聯儲終於放出終極大招,宣布啟動無限印鈔,為市場提供無限量的流動性,以幫助美國經濟度過疫情帶來的衝擊。

這一終極大招,終於打通了金融市場的任督二脈,3月25日,美國道瓊斯指數迎來大反彈,暴漲超過2000點,11.37%的漲幅,創造了193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美股流動性危機解除,全球資本市場馬上迎來短暫狂歡,各國股市基本呈現清一色大反彈態勢。

這兩天的A股,反彈力度與外圍股市比明顯偏弱。而這兩天引領股市的板塊,既不是之前大漲又大跌的晶片,也不是天天刷屏的5G新基建,而是最不起眼、最傳統的農業板塊。

來看下部分農業股的表現:

金健米業(600217.SH),在3月23日上午就強勢拉升漲停,在3月23-26日四個交易日裡,走出三個漲停板,成為農業股中當仁不讓的龍頭。



北大荒(600598.SH),同樣在3月23日漲停,近四個交易日漲幅超過20%。

深糧控股(000019.SZ),3月25、26日連拉兩個漲停板。

此外,一些種子類公司、食用菌公司,股價也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農業股為何會成為熱點,與疫情之後的國際農業形勢有密切關係。

這幾天,越南暫停大米出口的消息不斷出現。

3月25日,越南官方發布聲明,在3月28日(周六)前,越南將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

之前,關於越南限制出口大米的新聞五花八門,有的新聞說沒有大米出口限制,有的又說有。

越南3月25日的這個官方聲明,算是消息正式落地。

越南官給出的理由是:受天氣因素和疫情影響,越南今年大米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減產,越南政府必須優先保證本國糧食的供應。

越南國土面積雖然只有33萬平方公里,但天氣炎熱,降水充足,北部和南部平原居多,非常適合水稻種植。



2019年,越南出口大米637萬噸,成為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僅次於印度和泰國。

可以說,越南大米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越南為了製造限制大米出口的輿論,也是做足了文章。該國工業和貿易部門說,越南2020年前兩個月的大米出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31.7%,至928,798噸。如果出口繼續以這種速度增長,越南將面臨國內消費短缺的風險。

與此同時,越南的大米也在漲價。該國破碎率5%的大米,報價上漲到每噸410美元,為2018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一周前,同一品種大米的價格為400-405美元。

不僅是越南大米在漲價,全球另一個大米出口國泰國也在漲價。

早在一周前,泰國破碎率5%的大米,報價就漲到每噸480-505美元,連續六周上漲,創下近7年以來的最高價。

其他國家方面,俄羅斯開啟了為期10天的穀物出口臨時禁令;主要小麥出口國哈薩克,已經禁止小麥、胡蘿蔔、糖、馬鈴薯的出口;歐洲的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的出口。

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僅停止口罩等醫療物資的出口,在農產品上也採取「自保」措施,在特殊時期「高築牆,廣積糧」。

說到新冠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大多數人認為,各國第三產業和全球工業產業鏈將遭受嚴重衝擊,但往往忽視了疫情對農業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疫情讓很多國家不得不轉為「封國」狀態,切斷國與國之間的海陸空交通線。這種情況下,物流就會越來越不通暢。

疫情引發的另一個現象就是「超市搶購潮」,人們對疫情的擔憂,在許多國家都演變成恐慌性購買浪潮,屯水、屯糧、屯洗手液、屯衛生紙幾乎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須選項。

比如在英國,民眾就瘋狂搶購雞蛋,導致市場嚴重缺貨。



在一位顧客一次性訂購20隻母雞後,英國的養雞場不得不做出每人限購3隻雞的決定。



英國人搶購母雞,雖說有一定消遣解悶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對於雞蛋緊缺的恐慌。

疫情之下,幾乎所有戶外娛樂活動都被停止,人們不得不居家隔離,避免染上病毒。在這種情況下,食品開支就成為很多家庭最大的開支。

再加上疫情在海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持續肆虐,人們出於保命的考慮,越來越多地開始屯糧。

有句老話叫「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危機到來時,黃金根本不能避險,唯有糧食才是王道;危機一旦來臨,除了食物和水之外,其他需求都不再是剛需。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水稻產量有可能減少270萬噸,但需求量卻增加370萬噸。

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確實有一定上漲動力。

就主糧來說,我國的主糧對外依存度還不足3%,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基本結束,全面恢復生產正在加快進行,所以中國的主糧不會出現問題。

以大米為例,中國雖然是大米進口國,但同時也是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國。

數據顯示:

中國2019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增長0.9%,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稻穀大米產量20961萬噸。

2019年,中國稻穀和大米的進口量為255萬噸,出口量為274.8萬噸,出口大於進口。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的大米,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那麼,中國為何從越南進口大米?主要是為了平抑季節性的供應問題,以及保持大米品種的多樣性。

況且,越南出口到中國的大米現在也不多。2018年時,中國進口越南大米146.4萬噸,占中國大米進口總額的45%。

但在中國實行更嚴格的進口檢測新規後,越南大米由於質量不過關,2019年對中國出口量暴跌72%,僅為40萬噸。

從2019年開始,越南大米在中國市場已經不再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就算越南徹底禁止出口大米給中國,中國的大米安全也不會有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WR2F3EBrZ4kL1ViZg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