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研究與一般的科學學習不同
如高考什麼的,只要你努力了,有標準答案,功夫到了,就會學出結果的
而股市不同,根本沒有最終的標準答案,而且本身就是一個沒有重複性可比性的東西
國外股市一百年,國內才不到30年,但國內的全流通是國外根本沒有的
這一切註定其規律性的把握因案例太少而無法科學地歸納研究
世事如棋局局新,股市一切都是活的,今天破5/10日線,明天會拉起來,下次也許不拉起來,一氣向下,如3478向下,沒人想到會跌八百多點
市場是萬千人的合力,夾雜著人性五毒,根本無從把握,地球村網際網路時代,各方面都會對市場走勢有影響,何況後面還有機構下套、國家圈錢、市場成熟生長痛等等
真想在市場上成功,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句話就可以搞定的
你對市場的認識、市場觀察分析體系、交易體系,這一切又都是隨著市場階段特點不同及本身變化著的風險偏好而有不同具體的表現形式與策略。。。
但話又說回來,非職業的散戶想做好股票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做大波段,最簡單的就是年底年初入場,六七月出場,一年做一波,複利效應,不比職業者少賺的。
當然職業的,要求就要高些,就要做小波段,這難度更大,有更多的誤區,要一一分辨的
炒股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行業,牛市來臨之時,各各是股神,爭著向人薦股,拍著胸脯保證你聽他的會大賺特賺,可其它行業有這種現象嗎?想想麥當勞老闆跑到大街上向你說,兄弟開飯館吧,我保證你大賺特賺,此事這麼說你覺得很滑稽,可為何換到股市上就變了樣子?無它,不過是人性五毒之我慢顯現而已。不過是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已。
其實炒股賺錢是個人的事情,尤其對於職業投機者來說,他是以市場為生的,與業餘炒股以工資為生的人是不同的,說深了是財路不同。
真正的職業投機高手大多甘於寂寞,閉門思過。不向人提及股票,自然省去事先、事後向人解釋走勢之無聊舉動。更因為他深深懂得股市無聖,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個股短線波動更是散戶甚至主力也無從把握的,頂級職業投機代表---遊資不是一樣被套在物聯網概念、中國中冶上嗎?6124至1664有多少大機構、大股神消失得無影無蹤?
爾非市場,說了不代表市場,說對一次,也不代表下一次還會正確,何必在那鸚鵡學舌?
無所期待,無所限定,靜心聆聽市場的聲音,洞察內在細微的變化,確認市場走勢保持正常,異常苗頭一旦出現,當下覺了,渴飲飢食,這樣才能真正心無所滯,順勢而為,用眼而非心來察象,用心而非眼來體神!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為理論而理論,要活學活用。市場為師,抽取別人理論中自己當下能夠理解與掌握的精髓,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作業系統,這樣才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股市常勝將軍的六個炒股心得:
心得一:買股票之前必須先進行大勢研判。
1、大盤是否處於上升周期的初期;
2、宏觀經濟政策、輿論導向有利於哪一個板塊;
3、收集目標個股的全部資料,剔除流通盤太大、股性呆滯或經營中出現重大問題暫時又無重組希望的公司的股票。
心得二:中線地量法則。
1、選擇10日、20日、30日均線過去6個月穩定向上之個股,其間大盤如果下跌,該股均表現抗跌,一般只短暫跌破30日均線;
2、OBV穩定向上,不斷創出新高;
3、在大盤見底時出現地量,以3000萬股流通盤日成交10萬股為標準;
4、在地量出現的當天收盤前10分鐘逢低分批介入;
5、短線以5%到10%為獲利出局點;
6、中線以50%為出貨點;
7、以10日均線為止損點。
心得三:短線天量法則。
1、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之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於5%到10%,對之跟蹤觀察;
2、5日、10日、20日均線出現多頭排列;
3、60分鐘MACD高位死叉後縮量回調,15分鐘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日均線之上走穩;
4、在60分鐘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個小時逢低分批進場;
5、短線獲利5%以上逢急拉派發;
6、一旦大盤突變,立即保本出局,以利再戰。
心得四:強勢新股法則。
1、選擇基本面良好、具有成長性、流通盤在6000萬股以下的新股;
2、上市首日換手率70%以上,或當天大盤暴跌,次日跌勢減緩立即收出較大的陽線,收復首日陰線2/3以上者;
3、創新高買入或選擇天量法則買點介入;
4、獲利5%到10%出局;
5、止損點設為保本價。
心得五:成交量法則。
1、成交量有助於研判趨勢何時反轉,口訣是價穩量縮才是底;
2、個股成交量持續超過5%,是主力活躍於其中的明顯標誌;
3、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之後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誌;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
心得六:不買處於下降通道中的股票。
1、猜測下降通道股票的底部是危險的,因為其可能根本沒有底;
2、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下跌的股票一定有下跌的理由,不要去碰它,儘管可能有很多人覺得它已經太便宜了。
籌碼分布戰法
一、上峰不死熊市不止
在下跌行情里,如果上密集峰沒有被充分消耗,並在低位形成新的單峰密集,將不會有新行情產生。
上漲行情的充分條件是股價的上方沒有大量的套牢盤,下跌多峰中的每一個上峰都是強阻力位,上峰消失,在低位形成新的單峰密集意味著止跌企穩。
籌碼大部分集中在頂部。隨後大幅下跌,中間經過幾波反彈後,再次下跌,直到形成低位單峰密集後,發動了一波行情。
二、跌破高位單峰密集
股價已經有較大的漲幅,原低位單峰密集消除,形成高位單峰密集。
股價跌破高位單峰密集,應及時止損出局。
三、持續下跌,下跌多峰
股價經高位單峰密集後啟動下跌行情,在下跌途中做震盪整理形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密集峰,新密集峰形成時原密集峰雖減小,但仍存在。
下跌途中的震盪整理屬於反彈性質,每一個密集峰都將成為該股反彈回升的強阻力位。
四、下峰不死牛市不止
在上漲行情里,如果下密集峰沒有被充分消耗,並在高位形成新的單峰密集,上漲行情將繼續延續。
上漲行情中,上漲多峰中的每一個下峰都是強支撐位,下峰全數消失,並在高位形成新的單峰密集才意味著行情可能結束。
五、突破低位單峰密集
股價經過較長的時間整理後,籌碼分布在低位並形成單峰密集,股價放量突破單峰密集,通常是一輪上漲行情的徵兆。
一輪上漲行情的充分條件是籌碼分布形成低位峰密集,單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籌碼換手越充分,上攻的力度越大。
六、持續上漲,多峰密集
股價經低位單峰密集後啟動上漲行情,在拉升途中做震盪整理形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密集峰,新密集峰形成時原密集峰雖減小,但仍存在。
拉升途中的震盪整理屬於洗盤性質,每一個密集峰都將成為該股回調洗盤的強支撐位。
七、突破高位單峰密集
股票經一輪升勢後在高位形成單峰密集,股價再次突破高位峰密集,創出近期歷史新高。
股價再次突破高位單峰密集是新的一輪升勢的開始,應結合其它信號適當介入,股價回落擊穿高位密集峰時止損。
籌碼一線天:
籌碼一線天,顧名思義,一條線的籌碼峰,那麼肯定少不了籌碼,到底一條線籌碼要怎麼樣才算是一線天呢?如下圖:籌碼突然出線一條頂格的直線峰,也可以是一條直線旁邊帶著許多小弟,但頂格的只有一條,伴隨著籌碼的是成交量的放大或減小(漲停板是放大兩倍以上,跌停板則是縮小兩倍以下)。
再重複一遍要點:
1、相對低位啟動的一字板或震幅較小的近似漲跌停板(包括漲停、跌停一字板及快要漲停或跌停的一字形態、小T形)
2、籌碼必須有一根頂格的直線(周圍可附帶一些籌碼),代表主力搶籌。
3、漲停板量能倍增,當天的成交量能必須是前一天的2倍以上;跌停板量能倍減,如果當天跌停,量能必須縮減一半以下。
4、除頂格籌碼外,其他套牢籌碼突然有大量消失的情況。
5、買入點:一線天成本附近,也就是說股價回調到一字板附近,或低於一字板就可以進入。
6、止盈點:第三天或第四天就可以止盈。
7、止損點,滿足下方任何一個條件都要止損:
一是破了20日均線;如下圖,只要是破位了20日均線就出局。
二是破了趨勢線,止損出局;
三是 三個交易日不突破一線天籌碼線。看下圖,確切的說應該是2個交易日不上攻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弱勢的一線天。
馬後炮式的案例分析(每一個案例代表一種類型,但籌碼的原理不變,重點是籌碼)今天就找了一系列案例作對比,告訴你哪些不是一線天,哪些才是真正的一線天。
市場上一條線的籌碼比較多,但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的股最容易成妖,比如:
1、相對低位啟動的一字漲停、跌停板或震幅較小漲跌停板(包括高開8個點以上漲停、一字漲停、T字漲停、一字板跌停、T字跌停)如下圖:
第一種,高開9個多點開盤,接近一字板了。只要有一線天籌碼也是合格的。
第二種:T字跌停板、或一字跌停都是算的。
第三種:T字漲停板,這種是最常見的。稍後重點分析。
第四種:一字板漲停。
2、籌碼必須有一根頂格的直線,注意一定要是頂格的籌碼線,周圍可附帶一些籌碼,代表主力搶籌。
3、換手達到20%以上較理想。
4、漲停板量放大,比如T字板一盤是2倍以上的量,量能成倍放大的後作力強,當然也有一字板的一線天量能沒有明顯放大,但後期開板後也是有持續換手補量的過程。
5、除頂格籌碼外,其他套牢籌碼突然有大量消失的情況。如下圖,前後兩天籌碼對比。
6、買入點:
第一種:高開4-5%以上,儘量不追,回落到一線天附近再進。
第二種:低於前一天漲停板,直接吃。
第三種,平開,直接吃
第四種,高開3-5%,激進者可以打底倉。
7、止盈點: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止盈點,這樣的股很容易成妖,看能力,短線可以選擇5%-20之間,中間可以等破趨勢線止盈。
8、止損點,滿足下方任何一個條件都要止損:
一是破了20日均線;如下圖,只要是破位了20日均線就出局。
二是破了趨勢線,止損出局;
三是 三個交易日不突破一線天籌碼線。
「波浪五漲三必跌,均線上下四買賣」
這句常用的口訣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前半句:漲五天,必跌三天,五大陽之後必收三大陰。這就從時間和空間基準上得到了驗證。
這其實就牽涉到了數浪的知識點,這裡就說一下數浪的關鍵點:同上一級主浪方向相同的推動浪必是五浪,同主浪方向相反的必是三浪。合起來一個完整的5-3浪共八浪構成一個上升大浪中的上升五浪及回調三浪,或者一個下降大浪中的下降五浪及反彈三浪。
「均線上下四買賣」,這裡指的就是均線上下各有四個買賣點,這裡主要依據的就是葛南維八大買賣原則,若想要詳細地了解這八大法則中,可關注筆者。其中有四條是用來研判買進時機,四條是研判賣出時機。
這裡就不在做過多的介紹,大家可以參考下圖來記憶。
葛南維均線八大買賣法則
八大法則的買進、賣出時機
1、買進時機
買1:平均線經過一路下滑後,逐漸轉為平滑,並有抬頭向上的跡象。別外,股價線也轉而上升,並自下方突破了移動平均線,這是第一個買進訊號。
買2:股介線開始仍在移動平均線之上,但呈急劇下跌趨勢,在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忽而轉頭向上,並自下方突破了移動平均線,這是第二個買進訊號。
買3:與買2類似,但股價線尚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只要移動平均線依然呈上升趨勢,前者也轉跌為升,這是第三個買進訊號。
買4:股價線與移動平均線都在下降,問題在於股價線狠狠下挫,遠離了移動平均線,表明反彈指日可待,這第4個買進訊號甚為許多短線客喜愛(所謂搶谷底),但切忌不可戀戰,因為大勢依然不妙,久戰勢必套牢。
2、賣出時機
賣1:移動平均線從上升轉為平緩,並有轉下趨勢,而股價線也從其上方下落,跌破了移動平均線,這是第一個賣出訊號。
賣2:股價線和移動平均線均很令人失望地下滑,這時股價線自下方上升,並突破了仍在下落的移動平均線後,又掉頭下落,這是第二個賣出訊號。
賣3:類似賣2,問題是稍現反彈的股價線更加軟弱,剛想突破移動平均線卻無力突破,這是第三個賣出訊號。要注意的是賣3與買1不同,買1是移動平均線自跌轉平,並有升跡象,而賣3,平均線尚處下滑之中。
賣4:則股價一路暴漲,遠遠超過了雖也在上升的移動平均線,暴漲之後必有暴跌,所以此處是第四個賣出訊號,以防止暴跌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經過長期應用後,我們發現,平均線轉跌為平,並有向上趨勢,股價從平均線下方突破平均線,並始終大致保持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方,這一段是牛市;而反之,平均線轉升為平,並隨後下跌,股價線從平均線上方突破平均線之下方,這一段便是熊市了。
短長結合的均線系統
圖形特徵:
(1)5日均線和10日均線組成短線系統。
(2)60日均線確認長線趨勢。
市場意義:
(1)5日、10日均線顯示股價短期趨勢。隨著股價小幅度波動,5日、10日均線會不斷地產生黃金交叉或死亡交叉。其中有個別黃金交叉具有底部意義,個別死亡交叉具有頂部意義。而大量的交叉只能是股價變化的中途狀態。為了找出其中有底部意義的那個黃金交叉或者有頂部意義的那個死亡交叉,需要引進代表中、長期趨勢的60日均線。
(2)代表中、長期趨勢的60日均線變化緩慢,單獨使用時很難敏感地捕捉股價的底部和頭部。
(3)當5日、10日均線黃金交叉向上時,代表10日內平均買入的人已有盈利,這樣可以吸引短線客入市。如果此時60日平均線在該黃金交叉之下,代表此時60日平均買入的人各有盈利,此時可吸引中、長線客入市,這樣對股價有助漲作用,反之有助跌作用。
操作方法:
(1)5日價格平均線為一周價格平均線,能靈敏地反應股價短線波動趨勢,適合短線操作。
(2)10日價格平均線為兩周價格平均線,能較靈敏地反應中短線股價波動趨勢,適合中短線操作。
(3)60日價格平均線為一季價格平均線,能穩定地反應股價長線波動趨勢,適合長線操作。
(4)為了兼顧5日、10日短期價格均線的敏感性和60日長期價格均線的穩定性,將它們結合成短、長結合的均線系統。
(5)5日、10日均線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上,則助漲。
(6)5日、10日均線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下,則助跌。
關於60線上5日、10日均線金叉還有這樣一個講究,那就是要求每一個金叉都能比前面一個金叉的位置高,只有這樣的金叉才能讓股價保持一個整體上漲的角度、速度不變,而一旦上漲速度變慢甚至不創新高創新低的話,那麼就要考慮這輛車是不是到站了?是否需要找機會下車了?見
60日均價線方向向上時的5日、10日均價線金叉小結:
1、 當5日、10日均價線金叉時,如果60日均價線方向也能向上的話就有助漲作用。
2、 這裡要注意後三金叉尤其強勢。
3、 還要注意回檔幅度儘量要淺,回檔時成交量要萎縮,5日、10日均價線和60日均價線之間最好能通氣。
4、 最好能做到每一個5日、10日均價線的金叉都能比前面一個的位置抬高,只有這樣股價才能保持良好的上升通道。
5、 還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三線順上不做空」!
5日、10日均線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下,則助跌。
60日均價線方向向下時的5日、10日均價線死叉小結:
1、當5日、10日均價線死叉時,如果60日均價線也能方向向下時,則助跌。
2、這裡要注意後三死叉的下跌空間更大。
3、如果每一個5日、10日均價線的死叉都能比前一個位置低的話,那下跌行情還將繼續。
4、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原則就是:三線順下時往往是暴跌的開始!
股市導圖總綱
k線基礎
均線基礎
切線基礎
指標分析
選股方法
板塊輪動
統計分析
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交易中心態變化的應對策略
投機交易,心態最重要,一旦信心喪失,一個交易者就沒法堅持執行自己的交易策略,而是無所適從或者依賴他人的觀點,最終不僅贏得稀里糊塗,輸得莫名其妙,而且自己的水平和對自己策略的使用經驗和信心也一點沒有增加。
雖然都說心態最重要,可不找到根本原因還是很難提高心態,這裡就我一些個人的經驗分析一下,看看心態是怎麼樣一步步變化的。
1、剛開始交易的時候,擔心的是這次買進來會跌。
【對策】設定止損,每次交易損失達到總資金的5%就撤,堅決執行。
2、有了止損,不用擔心跌了,可擔心的是不能獲利,而且連續止損,止損個七八回,老本也就去了一大塊了,只見止損不見盈利是這時最擔心的。
【對策】提高操作成功率,去尋找波動的臨界轉向點,也即波動最大可能會按當前趨勢運行一段時間的一些進入點。(此為所有技術分析的核心所在,各人的方法都不同,能十發六七中找到臨界轉向點,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
3、提高了成功率,不用擔心連續止損了,就開始擔心賺時賺的少,特別是錯過大行情。手續費加上止損的兩頭差價,止損一次的代價比理論計算的要高,所以贏時要是利潤不夠仍然不足以彌補損失,或者利潤微小,無法肯定能否長久獲利。
【對策】試著在獲利時讓盈利擴大,如果能抓住大波動,那么小止損也傷不了幾根毫髮。
4、學會等待,開始成功抓住了一些大波動,不怕賺時賺的少了,但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由等待而造成的轉贏為虧的交易。這些虧損交易不僅影響心情,而且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對整體交易成效也有明顯的負作用。
【對策】使用「絕不讓盈利轉為虧損」的格言,當盈利頭寸跌回進入價格附近時平倉。
5、好,損失的交易少了,但因為打平出局而錯過的大行情也多了,綜合一比較,似乎還不如將那些錯過的大波動用止損去一博。
【對策】放棄「絕不將盈利轉為虧損」的格言,改為用止損來博大波動。進一步研究改善止損點位的擺放,同時找出由盈利轉而跌破買入價而仍然可以繼續等待的一些條件。(註:條件多了,系統就變得不可靠了,有個取捨問題)
6、具體問題大都解決了,接下來擔心的就是自己這套方法到底能管用多大程度,多久?
【對策】將系統實施在過去十年的歷史圖上模擬實驗來驗證修改,通過以後用系統做50次以上的交易,達到能不受市場干擾穩定執行系統的地步。
7、系統可以穩定執行了,總的交易成果從統計上來說是正的,這時都不擔心單一一次交易的成果如何,而是具有在整體上的必勝信心。但仍然有新的問題,擔心的就是市場一旦某種性質發生了變化(比如周期變化,主力的操作風格變化)造成股性改變而使系統突然失效。
【對策】到此就沒有對策了,股市是個永遠變化的地方,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長勝不敗,特別是技術分析是一種跟風的操作,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對市場的敬畏心態,隨時檢查系統的運行,當多次交易不正常的結果出現,確認股票出現新的特殊的變化以後必須重新建立新的策略。
以上提到的僅僅是建立系統化的交易方法所面臨的技術問題造成的心理障礙,而實際操作中,越貼近股市受到各種各樣客觀因素的影響就越多,如市場氣氛,主力的出入,消息的震盪,行情運行的拉鋸,都可能使一個交易者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放棄使用經過研究的系統,因此如果操作時能夠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心態,多關注系統而少關注市場,則將有利於心態的穩定。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