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總有那麼幾道靚麗的風景線,讓你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路邊下象棋的人們、清晨河邊遛鳥的大爺。你會覺得 北京大爺愛玩也會玩。花、鳥、魚、蟲,一個不落。
但是,對我來說唯一讓我忘不掉的,就是那蔚藍天空中 盤旋的鴿群,還有伴隨著的 悠揚鴿哨聲。
這種景象貫穿了我整個童年,那時候,每當上學時或放學後走在胡同里,都能看見鄰居家的鴿子一個個站在房檐上,不停的咕咕叫。有時候看見它們圍繞著房子盤旋的景象,還會盯著它們發獃到出了神。
北京人玩鴿子叫 「盤」鴿子,已經玩出了文化,從「套」鴿到養鴿,從馴鴿到斗鴿,甚至包括「鴿子挎」(手提的鴿子籠)和鴿子哨,都有一套 相當講究的藝術手法。
這些鴿子俗稱家鴿,它們不屬於信鴿,也不算是觀賞鴿。家鴿的 記憶力超強,飛行續航持久, 就算翻山越嶺,它們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國慶時候,那些翱翔在天安門上空的幾萬隻和平鴿,都是 北京信鴿協會向北京各區人民借的自家養的鴿子,等到放飛的同時,鴿子們便奔著自己家的方向飛回去。
養鴿子的 講究也很多,要選種、要訓練、還要和各家主人比上一比。
家鴿種類繁多,以點子,鐵膀兒,銅膀兒,烏頭,鐵翅烏,墨環兒,銅環兒,玉環兒,秀兒,跟頭鴿為主要品種。
養鴿子的 樂趣在於盤,一天早晚兩次,把鴿子趕到房子上空盤旋,鴿子咕咕的叫聲引著風吹雲動, 鴿群起飛後,漸飛漸高,直到雲霄,看著越飛越高的鴿子,對主人來說乃一大樂事呀。
有時候還會和同樣養鴿子的」鄰居「比上一比,手裡揮動著竹竿,來回晃動指揮,很有意思。為了分清是誰家的鴿子,都會帶著各種葫蘆哨,漸漸的,這種鴿哨也玩出了花。
別看這鴿哨不起眼, 這其中的門道多著呢,鴿哨懸掛的位置不一樣,聲音也不一樣,不同的鴿子翅膀煽動的頻率不一樣,那麼出來的聲音也會不一樣。
要是哪天颳風了,受到風的影響,哨音也呈現出變化,特別是在」摔盤兒「的時候,變化更為明顯,還有規律。
為了讓鴿哨更動聽, 通常一隻鴿子身上往往帶著不止一隻鴿哨,而是一組,別看數量多,加在一起重量也是特別的輕。
天空的鴿哨,一直就代表著北京的聲音。
無論是風和日麗的春天,還是下著大雪的寒冬,你都能聽到那婉轉悠揚的天籟之音。
來源:北京早知道、網絡等,文章略有修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