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撲克:肥仔對GTO策略的理解

2019-10-17     肥仔的打牌筆記

肥仔還記得,剛剛學習打牌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們追求的更多的是如何解讀對手,如何針對對手表現出來的種種特質和傾向性進行自身的調整,以便於剝削對手。

還記得在2015年左右的時候,那個時候主流的翻牌圈持續下注頻率高達85%以上,而且最奇怪的是,由於那個時候的玩家對抗持續下注的防守頻率普遍不足,這麼做竟然是有利可圖的。

再到後來,漸漸地,線上打多桌的玩家越來越多,精細化的玩法開始受到摒棄,玩家們開始追求一種能夠一勞永逸的幫助自己做出決定的方法,這時候,就有玩家提出了GTO策略這個概念。

GTO策略的意義

所謂的GTO,英文全稱是Game Theory Optimal,翻譯過來就是「最優遊戲理論」的意思。

它能告訴我們,在什麼位置能有利可圖地玩什麼牌,也能告訴我們某一個行動的頻率百分比,讓我們可以藉此構建自己行動的合理手牌範圍,而且很難被對手利用。

要想成為頂級玩家,徹底研究GT0策略是必經之路,因為它能提供給我們「金鐘罩鐵布衫」,提供給我們類似於石頭剪刀布遊戲裡面的各出1/3策略這種毫無破綻的打法。

如何運用GTO策略

當我們非常了解GTO策略之後,就能輕易觀察到對手的某一些偏離GTO策略的頻率,也即「漏洞」,我們就能採取對應的調整去利用對手暴露出來的這些漏洞。

比如,我們在每一條街跟注和棄牌都是有GTO頻率的,如果一個玩家跟注頻率遠遠高於GTO頻率,那麼這個玩家就是「跟注站」,我們可以利用對手跟注頻率過高的漏洞,採取多價值下注,少詐唬的方法來克制對手。

所以,現實中肥仔一般會通過讀牌讀人找到對手策略中偏離GTO策略的地方,然後採取相應的調整,以達到利用對手的目的。

GTO策略vs利潤最大化策略

GTO策略的假設前提是所有玩家都是頂級高手,彼此之間沒有優勢,必然會採取同樣的GTO策略,也就是假設所有參與遊戲的人都是完全理性的智者,正如很多經濟學理論裡面都假設參與的人都是理性人。

但是在現實中,人都是有傾向的,都會或多或少地偏離GTO策略,偏離GTO策略越遠的玩家,越是差勁的玩家,當然即使是高手也會有少量稍微偏離GTO策略的時候。

肥仔在剛上桌時一般都會先採取GTO策略,目的是至少不要被對手利用。然後,肥仔會邊玩邊觀察其他玩家,找到其他玩家偏離GTO策略的漏洞,然後再採取克制這個漏洞的打法。

當然,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當我們利用別人漏洞的時候,我們自己也不得不偏離GTO策略,這時候也就成了我們最脆弱的時候,要防止第三者此時進入利用你的漏洞。

用石頭剪刀布遊戲來闡述就是:

當其他玩家出現明顯漏洞的時候,比如出石頭比較多,遠大於33.3%,這時候我們採取的克制辦法肯定是出布比較多,也遠大於33.3%。而此時,我們自己也就出現了偏離GTO的漏洞,此時其他厲害的玩家也可能會利用我們的漏洞。

用英雄聯盟或者DOTA的話來說,就是當我們特別執著想要追殺別人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被對面支援反殺的時候,因為此時我們的傾向太過於明顯,走位也太過於可預測

當然,利潤最大化的時候也是偏離GTO最嚴重的時候,比如,當一個玩家出石頭剪刀布的比率是2:1:1,我們利潤最大化的策略就是100%出布,同時我們這個策略也最大化地偏離1:1:1的GTO策略。

如果對手有觀察能力的話,肯定會知曉,進而減少出石頭的頻率,增加出剪刀的頻率,這樣我們利潤最大化的策略就會被反利用。

但是在撲克中偏離GT0策略不會像100%出布那麼顯眼,比如面對「跟注站」的「魚」,我們100%價值下注,中等偏弱和很弱的牌就過牌,「魚」也不會發現。

所以在撲克中面對最初級的「魚」,最大化地利用是毫無問題的

但是如果我們的對手不是「魚」,而是有一定水平的玩家,或者水平很高的玩家,那麼我們就不能採取利潤最大化的打法,因為這樣很容易被發現。

這時肥仔就會混合自己的範圍,平衡打法,比如面對一個很厲害但是跟注傾向稍微偏高的玩家,肥仔就會在下注範圍的構成中採取「強牌+中強牌+少許詐唬」的混合範圍(加入了薄價值下注範圍),而不採取「強牌+詐唬」的兩極化範圍。

玩撲克的目的是利潤最大化,在「永遠不敗而且不能盈利的GTO策略」和「偏離GTO但是利潤最大化的策略」之間,肥仔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利潤最大化的策略

這並不是說肥仔就摒棄GTO策略,而是說,只有熟知GTO策略,才能以之為準繩,打出利潤最大化的打法

免費的撲克電子書及撲克教學,可關注肥仔的微信公眾號『FatAssPok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u_mAG4BMH2_cNUgPft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