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大大很早之前就預言了百年後的社會:有的行業活著,但它已經死了;有的行業已經死了,但它還好好的活著——只是換了一層皮。
去年年底,一部關於「代購」的法律公示天下。
這部號稱見妖殺妖、遇佛殺佛的「代購滅門法」使代購圈裡哀鴻遍野,紛紛感慨:且買且珍惜,買一件少一件。
可是,一年過去,朋友圈裡又多了一批加入代購的人。
01
代購:好的人設是騙錢的開始
今年五月的時候,張馨予被代購騙錢的事情上了熱搜。
在事件公開幾小時後,因為「手機壞了」、「室友睡覺了」、「怕影響你休息」等多種理由不發貨也不接電話的代購大忙人,「自首」了。
緊隨其後的是沈夢辰,發博感謝張馨予和網友——原來她被同一個代購騙了。
騙子大概沒想到,他的客戶群里有兩個女明星。因為明星的曝光,自己也連帶著被扒了皮。
現在普通人的生活里,代購已經是一種「剛需」。
《代購法》的推行,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海外代購,但它逼退的是那一撥真正出國代購的人——因為關稅增加,利潤空間壓縮,他們不得不轉型或者上岸。
於是「代購」的大餅,更多留給了產品造價不高、可以無限供應卻不會斷貨的那批「造假大佬」。
他們仗著「你需要我,又看不見我」,開啟了一連串新的騙局。
而他們「需要的」起步,就是為了獲取客戶信任,打造一個好的人設。
不知何時開始,看閒魚的文案都能看出新樂趣,十個賣家九個孕,因此不能用「丈夫」、「朋友」送的護膚品,只能底價售出。
這只是人設的初級階段。
2018年,某微博博主曝光了一個代購圈套:
一個聲稱是明星造型設計師的男子叫做Gio。
他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時常穿梭各個國家也混跡於時尚圈,他的微博經常發布關於靳東、吳亦凡等一線明星的穿搭分析,並且暗示:這都是我搭配的。
這樣的工作,這樣的圈子,十足的靠譜。
多名時尚博主紛紛委託他代購名牌包包。
起初博主們還能收到一些代購用品。
後來,Gio也開始用各種理由不發貨,但依然推銷新的產品讓她們入手。
在Gio的精緻包裝下,許多博主堅信只是「時間問題」。
就這樣,Gio憑藉著完美的人設,前後騙了十幾位博主近百萬代購費。
誰會想到吳亦凡的造型師是個代購騙子呢?他明明說購物滿多少錢,會贈送一張吳亦凡簽名照呢?
現在的代購人設,就像用了強濾鏡的喬碧蘿:「加州大學」留學生,上的很有可能是加州大學莆田家裡蹲分部;
(代購向真實生活在當地的人購買生活照片)
天天跟你語重心長話家常的寶媽代購,很可能是腆著肚腩的摳腳大漢,你與他們的距離,不是隔著國界,而是差一個微信定位器。
他們為了代購不屈不撓的「膽量」與「智謀」,真的讓人服氣。
代購物流:你想要什麼,火星的我都買給你
代購怎麼造假,家庭君模擬一下:
攢了大半年的錢,你決定給自己買套lamer面霜。
你嫌商場裡品牌溢價太高,認定還是代購好。
你看了幾天朋友圈,果斷跟直播代購、支持專櫃驗貨的小姐姐「簽了單」。
物流的每一次更新都讓你激動,一套護膚品漂洋過海一個半月到你手裡。
可是用後你發現,名牌面霜上妝不服帖,膚質比原來更差了。
你氣憤地在某書上給該面霜打了差評:完全名不副實,根本不是油皮親媽,抹一次一百塊,坑到心痛。
然而你並沒有意識到,根本不是品牌問題,而是你買的lamer,來自福建莆田系。
近年來,福建莆田造假的新聞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了,我們都曾以為只要不貪淘寶那點便宜,還是能買到正品。
但萬萬想不到,如今幾乎各大物流公司都已加入豪華代購套餐。
此前,央視有記者暗訪多家物流公司。不少物流公司毫不避諱地指出,公司內部提供一種「異地上線」服務,在機器操作允許的範圍內,物流想從哪發從哪發。
單據存根有里外兩幅面孔,一張是給賣家看的,一張是給買家看的。
被許多賣家信誓旦旦擔保不丟貨的DDL物流,也是made in China.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物流上的字體全部都是中國字——反正是假給中國人看的。
資深「代購」說,要想多掙錢,看你演得多努力。
更讓人吃驚的是,異地上線業務半公開化,不需要找人介紹,不需要暗語,隨隨便便一問,人家就給你。
(能發上海的百世匯通)
(能發香港的韻達、申通)
快遞公司會大方地介紹:你可以購買香港專用的快遞單(官話:熱敏單),上面是空白的,只有LOGO,你想怎麼打怎麼打。
這部分虛假物流看起來更真實,因為他們選用了看起來更高端大氣的繁體字。
而這個操作,只需要一把香港批次的快遞掃描槍:清關——入關——出關。
只需掃一掃,代購沒煩惱。
我們確實「很傻很天真」,原來,並不是只有福建發出來的才是假貨。
我們以為,我們花重金買來的東西來自浪漫的土耳其、東京和巴黎。
沒想到只是國內產品數據漫遊了一圈再回到我們手裡。
只要你敢要,火星上的隕石代購都能買給你。
代購直播:只要你喜歡,整個商場我蓋給你
最刺激的事情,莫過於有人願意為你蓋整個商場,只是他們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騙你。
在多種代購手段橫行的今天,代購開啟了「直播買買買」時代,他們的陣地也從淘寶轉戰微信、閒魚。
我們不得不感慨他們「要致富先修路」的「能力」:
1.產品是假的
代購在多年錘鍊中,學會了看人下菜:如果你是資深買家,就賣上真下假的夾心面霜。
這就好比你拿到的外賣總比你去餐廳吃得少塊肉,說真不真,說假不假得讓人難受。
如果你是小白,那從代購手中大機率買到的可能是假貨。
在閒魚打上「空瓶」兩個字,就有無數的人專賣空瓶或回收空瓶。
某書上還專門有一批回收人員,看到誰po出了高檔化妝品,就聯繫人家要買空瓶。
一個幾塊錢的瓶子,稍微修復,搖身一變就變成大幾千的大牌護膚品。
空瓶回收,如此環保,沒想到代購非常響應國家垃圾分類的號召。
2.小票是假的
莆田系造的一手好假,包括小票。
只要多花幾十塊錢,就可以弄到和正品一樣的票據。
甚至你都不需要麻煩別人,某寶是萬能的,從印表機到小票,要多少有多少。
再加上和快遞公司的長期「合作」,他們就能提供假的境外發貨和清關信息查詢。
3.代購是假的
許多人打著直播的幌子,把包里準備的莆田系拿出來佯裝現場購買,連賣貨專櫃的人都看不下去。
某網紅也是棒棒的,雖然在事件爆出來之後官方發出了闢謠聲明,但她送給粉絲的哪些護膚品就...
網友們也紛紛爆料:
有的代購為了顯示自己真的很專業,會直播代購然後在奶粉罐罐底寫名字,證明這罐奶粉是你的。
但他們往往直播完就會退回那罐奶粉,依然從國內直接發貨。
上一秒可能是真的,下一秒是啥東西咱就不知道了,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想。
4.商場是假的
神奇的是,不少代購一合計,把某商場直接改造成代購版橫店影視基地。
「加入我們的團隊,隨時隨地讓你生活在美帝。」
(假代購創造的假香奈兒專櫃)
相比之下,買真退假已經算最大的仁義。
動輒十萬的名貴包包觸發了假代購們的創造力。
蓋商場、雇老外,全心全意欺騙你,這才是最可怕的人心。
假代購,我問你,你的良心在哪裡
郭德綱曾經有一段相聲調侃當今社會:
我們這個社會充斥的假東西太多了。
抽假煙、喝假酒、看假球、聽假唱、穿假名牌,戴假頭套。
天底下就王八是真的,還叫甲魚。
話糙理不糙,這個段子仿佛是給代購量身定做的。
直到現在,許多買家仍然不死心,因為許多代購一再保證:我的產品是可以接受專櫃驗貨的。
然而早在六年前,央視就已經曝光:如果不是在專櫃購買的產品,專櫃無法提供驗貨。
許多高端品牌明確表示:不會為網購商品提供驗貨服務,如果要做品質檢測,只能去成本頗高的質監部門。
自此,代購手段的最後一層保護膜也被徹底撕掉了。
家庭君曾經看過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主人公從小生活在搭建好的影棚中,他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演員,他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設定,在別人眼裡,這是一部養成系情景劇,在主人公眼裡,這是他的整個世界。
在代購這個圈子裡,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是賣家精心布局的道具,而我們就是「楚門」。
找代購,這本身無可厚非。
物質條件的限制可能並不允許我們做更多選擇,家庭君也無法對假貨假代購給出更多建議。
惟願朋友們儘可能從直系親屬處代購國外產品,切勿貪圖小便宜,且「代」且當心。
文:半碗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