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有才網友寫過一段話來調侃讀書的艱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封其微博,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使其焦躁無聊,百無聊賴,便可用心讀書。」
這樣看來,讀書似乎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為什麼這樣呢?原因無外乎幾點:
強調實用性,主張「別人都說好,所以我要看」的自我逼迫式讀書。
缺乏深刻理解書中內容的能力,讀起來不知所云,只能知難而退。
因為覺得找到心儀的書,比找相愛的人難而產生了選擇困難症。
面對這樣的困擾,《長安十二時辰》的作者、人民文學獎獲得者、被稱為鬼才的馬伯庸提供了一個另類解題思路。那就是不必拘泥於類型,感興趣的書均可涉獵。
馬伯庸
而為了治好大家的選擇困難症,出版界公認的選書眼光毒辣的他, 憑藉自己20年來閱讀經驗的精華,劍走偏鋒,挑選出了22本「心頭好」進行了解讀,並經過長時間的精細打磨,製作成了音頻課程《鬼才馬伯庸——解讀22本被你錯過的好書》。
課程中,他所挑選和解讀的都是冷門但是豆瓣評分平均為9分,甚至已經絕版了的好書。他解讀這些書,卻不只限於書籍內容本身,而是擴展延伸開來,從歷史事件講到民俗異聞,從文明八卦談到奇聞趣事。同時,他還會深度挖掘歷史與文明的邊角料,用開到最大的腦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理解,構建出了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這些市面上難得一見,甚至再也無法得見的書籍內容和精妙解讀,你只有在這門課中才能聽到。更重要的是,這門課可以讓你用全新的態度和觀念去看待「讀書」這件事。
讀書,可以帶著八卦之心
通過馬伯庸的解讀,你會發現以吃瓜群眾的心態來讀書,是別有一番趣味的。
在解讀《百變小紅帽》這本書時,他從每個版本的《小紅帽》故事展開來講,提到早期版本的《小紅帽》其實是「少兒不宜」的,但慢慢的,它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少兒可宜」的童話故事。而每個版本的結局也並不相同,有些結尾甚至不是我們口耳相傳的正義戰勝邪惡的套路,而是帶著諷刺意味。
從恐怖故事到童話故事的演變,馬伯庸挖掘出了每個版本所對應的歷史事件和社會背景,串聯出一條非常明晰的社會變化線索。這張網鋪開後,他又延伸去講同樣是知名童話的《灰姑娘》故事。這則童話,不只在西方,在中國也有跡可循。但最終卻沒有傳播開來。他對其中的關鍵也進行了剖析。
馬伯庸對《三生石上舊精魂》的解讀也頗有意思。書中提到,哪吒其實是印度神話創造出來的,原來的設定是三頭八臂。《柳毅傳》中的龍女故事也同樣來自印度,到了中國卻缺少了很多龍與人通婚的細節。馬伯庸敏銳的發現了裡面的原因,並且追本溯源地探究下去。
不僅如此,他還從原故事延伸到了《封神演義》《西遊記》《大唐西域記》……帶著八卦之心,挖掘更有料對內容,探究各個經典書籍之間的演變和傳承。
這門課,讓人不禁感嘆:「原來讀書還能這樣!」就如馬伯庸所說:「我們在了解到這些角色的前世今生之後,不光對他們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還有一種八卦上的快感。你跟別人聊天的時候說:『你知道嗎,柳毅傳書這個龍女呀,原來是有幾種設定……哪吒呀,其實有八隻手吶。』也能迅速拉近和別人的關係。」
而傳播這種文化信息濃厚的八卦,也挺有意義的不是。
這些冷門書解讀,專治不開心
除了構建龐大的知識體系,馬伯庸解讀的視角都特別獨特有趣。
比如《年羹堯之死》中,他將年羹堯的平步青雲和衰落歸結為「直男作死戀愛指南」。將一君一臣比喻成情侶,去看他們之間的相處細節和心理變化。比如年羹堯的坐姿,為何會惹怒雍正。這背後可是大有講究。
如《長脖子的女人》這樣的恐怖民間故事集,被他稱為彙集了「非常純真的善良和非常詭異的殘忍」。其中來自民間的想像力和對歷史的映射,也很值得深入探究。
而像《宋案重審》這種寫宋教仁被刺殺的專業書籍,他講得像一部推理小說,環環相扣,從各種細節來探究民國第一大案的蝴蝶效應。
這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你以為的嚴肅文學,其實很有趣。你以為的民間傳說,其實大有深意。更重要的是,馬伯庸能夠用最詳實的社會歷史背景和考證,從不同層面挖掘出有意思的啟示。
而有了這個領路人,你也可以帶著疑問和好奇去讀一本書,並且追溯下去、延伸開來,享受閱讀的樂趣。
馬伯庸說:「好玩是一種分享的精神,把自己腦子裡的奇思妙想匯聚成語言、形成文字、攢成小說,展現給志趣相同的人,讓他們會心一笑,就足夠了。」 如果你也是同道中人,那把這份音頻課程《鬼才馬伯庸——解讀22本被你錯過的好書》,獻給喜歡有趣而享受無用的你吧。
課程亮點
No.1
他的眼光非常值錢!
馬伯庸是出版界公認的「帶貨王」,他推薦過的滯銷書被搶購一空,在舊書網上的價格能翻3倍。這一切,不光是因為他的閱讀量極大,還因為他眼光「毒」,能在茫茫書海里挑出最符合我們胃口的那幾本。
蔡康永稱讚他是「歷史功底深的人里少有的有趣的人」,毫不誇張地說,知識和有趣,但凡缺失了一個,都不會有今天這門課。
No.2
豆瓣評分平均9分以上,再不讀就讀不到了
這門課里講的都是些「瀕臨滅絕」的書,每一本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閱讀價值,也有收藏價值。
它們在豆瓣上的評分都是9分以上,但是豆瓣平均已讀人數不到800人,有3本已經絕版,一半以上全網存量更是不足400本。
它們是:
《紅雨》:哈佛、劍橋歷史系推薦書目,國內再版8次,每次都被學界一搶而空;
《西遊補》:魯迅稱讚為「同時代的作品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奇書;
《宋案重審》:裡面90%的真實歷史資料都是首次公開;
《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布克獎得主朱利安·巴恩斯的著作,是讀懂英式幽默、看懂撲朔迷離的歷史的必備案頭書......
毫不誇張地說,這些書,也許現在不讀,以後就讀不到了。
No.3
歷時9個月打磨,讓你聽過癮
為了打磨好這門課,馬伯庸親自查閱了500多萬字的資料,保證課程在有趣的同時,也有豐富深厚的知識內容,讓你聽得過癮。
為了提高你的聽課體驗,我們還精心插入了164段配樂,讓你在聆聽的時候有驚喜,學習的時候不孤單。
限時優惠:購買課程並打卡,送圖書盲盒
這門課的售價是68元,也就是說,花一本書的錢,能讀到二十二本難得一見的好書,當中有的書還是絕版了的,真要全部買下來,開銷可能要近千塊。
聽完全部課程、打完卡之後,我們還會送一份圖書盲盒,盲盒中有一本隨機圖書,可以自留,也可以送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