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街」是攝影愛好者、紀實攝影師經常做的一件事。在特定的街頭時空內,用「攝影眼」在流動的時光中發現有人文價值、社會價值、美感價值的瞬間,並把這個瞬間記錄下來形成攝影作品,是掃街的意義所在。這個攝影創作題材可以是初入攝影行業的小白,也可以拍攝多年的攝影老手。大家都能從街頭這個題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攝影空間。
在掃街拍攝的過程中,使用什麼攝影器材,對於攝影老手來說自然根本不是個問題,因為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攝影風格,有非常習慣和順手的攝影器材工具,用什麼拍,怎麼拍,他們都深諳於心。而對於攝影新手來說,想要學習攝影大師那樣拍出精彩的街頭攝影作品,應該用什麼設備是比較困惑的。
關於掃街的器材,在網上有很多不同的說辭。有些網友認為掃街應該注重拍攝速度,相機的反應速度、對焦速度、拍攝速度非常關鍵,所以應該用速度最快的單眼相機;有些網友認為掃街不應該驚擾拍攝對象,應該把最自然的場景記錄下來,所以相機不能太扎眼,應該用小型卡片相機,甚至手機也可以,這樣非常低調,拍攝起來不會引起注意;還有些網友認為掃街應該用長焦機,遠距離拍攝,反駁的網友認為應該用廣角鏡頭,增加照片臨場感......各種說辭眾說紛紜,越看越迷糊。
其實掃街並沒有什麼器材選擇範圍的硬性規定,也沒有特別一致的選擇範圍認同,甚至不同人掃街使用的設備會大相逕庭。如果您是一名初學攝影的愛好者,選擇掃街的機型可以根據所拍攝的題材而定。對,就是題材,掃街也分題材,並不是拿起相機走在街上就拍就算掃街,掃街是有種類、有目的、有意義的創作,是可以細分題材的攝影類型。
我們可以按照掃街的不同情形對它進行題材劃分,從而選擇合適的攝影器材。
1、旅行街拍選擇微單很合適。在旅行中我們是不是用相機邊走邊拍,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呢?是不是感覺很自然?確實是這樣,當您在旅行的時候,記錄下陌生城市、景區的種種瞬間,拍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其實也是街拍的一個題材種類。在旅行中您已經無意間進行了街拍嘗試。旅行中不僅僅拍攝傳統打卡照,更多記錄下當地人文風貌、文化特質、美麗風景時帶相機去旅行的意義所在。那麼這種街拍最好選用微單相機。因為微單相機,特別是apsc畫幅微單相機,作為旅行街拍的機型是非常合適的。這類機型體積小巧,鏡頭也並不大,但畫質卻不差,apsc畫幅的cmos可以確保得到比手機、卡片相機更好的畫質,如果配合高素質鏡頭,畫面並不亞於全幅機型,是便攜、畫質比較均衡的選擇。
2、有特定模特的街拍選擇全幅單反加大光圈鏡頭。有特定模特的街拍也屬於街拍的一個種類,雖然與傳統意義上的不確定內容意義不同,只是將街頭作為拍攝背景環境,但也是很多朋友喜歡的一種街拍方式。這種街拍其實就是一種人像攝影創作方式,應該以拍好模特為根本要務,所以選擇以畫質為重點的全畫幅相機和高素質鏡頭是有必要的。這種街拍不用太多考慮便攜問題,因為我們需要的就是把模特拍美,必要的創作設備都是要帶上的。大光圈鏡頭可以很好虛化背景,突出主體人物,所以各類焦段的大光圈鏡頭最好準備好。另外閃光燈、反光板也最好帶上以備使用。
3、人文紀實街拍選擇較為低調的大底卡片機或微單與小型定焦鏡頭組合。人文紀實街拍這個種類,就是要拍攝記錄真實、不被打擾的街頭場景,特別是將人文內涵精神拍攝出來,這就要求設備具有兩方面特徵:一方面要小巧低調,不能相機本身引起很多關注;第二方面是要有較高畫質,既然是攝影畫質不能太湊合。所以,選擇cmos感光元件較大尺寸的卡片機,比如經典的gr系列,或者選擇小型微單加廣角大光圈鏡頭,比如eosm系列和餅乾鏡頭的組合。這樣的機器作為人文紀實掃街機型,用起來畫質夠用,反應速度也可以,還非常低調方便。另外,還有一些固定鏡頭的全幅定焦機也是比較適合掃街的,比如索尼rx1系列。徠卡的旁軸相機一直是掃街的始祖經典,在當下仍然適合,但卻價格昂貴,早已不是普通消費者選擇的機型了。
至於單反加長焦的組合,我個人並不建議在掃街中選用,因為拍出的畫面有種濃烈的狗仔隊味道,所以偏廣角、標準焦段的鏡頭是街拍首選。
到底選擇何種機型合適,按照自己的掃街創作方向去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