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十年來首次降息,會打破A股的僵局嗎?

2019-08-01     郭施亮

美聯儲


美聯儲降息與否,成為了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全球股票市場走勢的風向標。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股票市場屬於利率敏感、資金敏感的投資場所,當利率水平出現明顯變化的時候,往往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股票市場的價格表現;另一方面則是美聯儲開啟降息措施,有望引發全球市場的跟風動作,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比較深遠。

據悉,在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2點,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把聯邦利率目標區間調整至2.00%至2.25%,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按照此前市場的預期,美聯儲將會採取降息的動作,但從此次降息的力度來看,尚且比較溫和,並未超出市場的預期。退一步思考,若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則可能屬於激進式降息,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更為深刻。

近年來,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調整頻率並不低,從此前的漸進式加息,到暫停加息,而後再到如今的降息動作,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調整,對全球市場的貨幣政策制定帶來了深刻性的影響。不過,對於此次美聯儲的降息動作,還是具有深遠性的意義,這也是美聯儲時隔十年後的首次降息。

但是,從資本市場的表現分析,似乎並未對此次降息有著樂觀的預期。截至收盤,美股市場不漲反跌,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1.23%、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19%以及標普500指數下跌1.09%。

針對美股市場的表現,或許會存在幾種因素的解讀。

其中,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基本上符合市場的預期,如今利好兌現,市場有利好出盡的意味。

再者,美聯儲稱勿以為FOMC不會再度加息,同時也表示,不意味著開啟了一輪寬鬆周期,降低了市場持續降息的預期,新一輪寬鬆周期可否開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則是市場資金分歧明顯,結合此前美股市場已經走出十年牛市,市場獲利了結的需求明顯。

不過,站在全球市場的角度思考,最關注的問題,一個在於會否引發全球市場的跟風降息,另一個則在於如何影響到利率敏感的股票市場等投資渠道的走向。

作為同屬新興市場的中國股市,同樣也是利率敏感、資金敏感的投資場所。對於此次美聯儲的降息舉動,實際上意在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同時支持著通脹向目標回升。但是,對於國內市場而言,近年來的貨幣政策調整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獨立性,未來可能仍會通過公開市場等方式進行調節,而從國內市場的大環境分析,似乎未必就此開啟新一輪的寬鬆周期。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近期已有表態稱經濟穩增長不能夠依靠房地產短期刺激,抗風險、穩增長以及提升國內金融市場風險防禦能力,依舊是今後的主基調,或多或少降低了今後再度寬鬆貨幣的預期;另一方面則是在於國內通脹水平已經處於比較合理的狀態,且從今年6月份的CPI數據來看,同比上漲2.7%,其中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到21.1%,而鮮果價格同比漲幅達到42.7%,降息應對通縮的必要性需求並不高。此外,則是在於近年來國內市場的貨幣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獨立性,即使此前美聯儲採取了加息舉措,央行也並未跟進,獨立性能力正逐漸提升。

反映在中國股市身上,可能利好程度比較有限,而站在市場的角度思考,可能更關心美聯儲降息的持續性,若接下來美聯儲仍有進一步降息舉措,則可能會對中國股市的走向構成影響。如今看來,市場觀望的情緒仍然濃厚,美聯儲降息未必可以打破中國股市的僵持局面。

3000點附近位置,基本上成為了近年來中國股市的主要運行區域。即使是回到了十年前的時間,A股市場依舊還是處於3000點附近位置徘徊。但是,與十年前的3000點相比,如今市場的估值水平更具優勢,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與風險防禦能力也在逐漸提升,這也是中國股市不斷成熟,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的重要體現。

但是,對於中國股票市場而言,3000點附近仍然是多空雙方激烈爭奪的重要位置,而在短時間內未必會產生實質性的結果。

或許,站在市場的角度思考,一方面需要考慮到市場不斷擴容的壓力,而在市場容量不斷膨脹的背後,實際上市場指數失真意味比較濃厚,上市公司的分化程度更為明顯;另一方面則是可能考慮到國內貨幣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的資金面環境的變化,作為利率敏感、資金敏感乃至政策敏感的投資渠道,中國股市本身存在較高的波動率,若市場賺錢效應得不到實質性激活,市場可能一直徘徊在3000點附近,以時間換空間完成漫長的調整行情。但是,當市場形成了實質性的賺錢效應時,則可能會引發各路資金蜂擁而至,並助推市場迅速打破僵持局面,這也是中國股市近年來的真實寫照。如今看來,在多空平衡尚未得到實質性打破的背景下,各方資金仍處於場外觀望的態度,市場正等待一個打破僵局的時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XK3UWwBtRl-7Ca79s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