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幅來自400年前的畫,只畫了三個老頭,卻畫出了世間現實人性,一幅畫道盡了亘古不變的人性真理,雖然作者並無大名但卻因為一個細節成就了經典,如今這幅畫著三個老頭的畫成為故博館藏國寶,更是一幅活生生的人性醒世教材!
三駝圖主畫面
這幅畫的作者乃明萬曆朝一個明叫李士達的進士,此人雖在史上有名留下但卻並非顯赫的書畫大家,而且在如今很多關於李士達的詞條介紹中,往往標註其為陝籍(同時代陝省三原有位同名進士),實際上作此畫的李士達乃蘇州人士。
今天要介紹的這幅李士達名畫為《三駝圖》(圖二),畫面極簡構圖呈倒三角狀,僅繪有仨駝背老頭彼此呼應奔走(見圖一)。
三駝圖
據畫首錢氏題詩,畫中三位駝老者分別為張、李、趙:最右側提籃拄杖匆匆前行者為張駝老,他邊趕路邊笑盈盈地回首應答著他人的招呼,他如此急匆匆的趕路是帶著籃中的禮物去探親訪友;中間那個向張駝老作揖問好的人則是李駝老,他在路上遇到熟人張駝老,便主動湊上前去打招呼,一臉笑意地問張駝你急著趕路幹嘛去?
畫中題跋
張李二人尚未來得及寒暄,只聽得後面有人拍手而來傳來一陣開心的大笑,及畫面最左側那位快步拍手的趙駝頭,他一臉欣喜奔向張李二人,口中大喊著:哎呀,原來這世上全是駝背沒有一個「直人」呀!
整幅畫最經典的,就是畫面左側的趙駝頭,以及題跋詩中的「直人」二字,趙駝頭這個人物細節和錢氏題詩讓整幅作品直指世俗人性真相,發人深省。
溥儒國畫《三駝圖》
駝背乃一種身體方面的脊柱扭曲病態,在這幅作品中的三位駝背老者,有著同病相憐的巧遇,生活的重壓讓他們直不起腰板,但趙駝頭口中的「無直人」卻揭示了世人心理上的「駝背」:沒有真正正直的人!更多的是如張李二人一般駝背已久早已習慣麻木的人,還有自己駝了也盼望著天下人全駝了的陰暗者——比如拍手叫好的趙駝頭。
黃胄國畫《三駝圖》
李士達所生活的萬曆朝隨仍處於明盛時期,但亦是大明衰落之始。而李士達身處物慾橫流人性淪喪的世間,目睹了太多「心理駝背」者,身邊之人一個個或低頭自顧自行自路、或活早已習慣扭曲的「駝背」命運、或看到他人都彎腰駝背而自我安慰,李士達遂憤然繪製《三駝圖》以驚醒世人,錢氏題詩於上更讓此作耐人尋味。
這種「心裡駝背」之病態世相,真是千古不變的世俗人性常態,以至於後世諸多名家紛紛效仿此作一再重畫,比如近現代溥儒黃胄等大家均有《三駝圖》留世,以「駝背」寓指「無直人」真乃神形兼備的真實寫照也!
觀李士達《三駝圖》,試問此世間「不駝背」之「直人」還剩幾許?若以此觀照,你我也可能正是「三駝」者中之一卻尚不自知,「不直」也許並不可畏,拍手慶幸「無直人」恐才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