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防暑祛濕是關鍵

2019-07-23     浙江之聲

「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順時養生,百病不生

今天是大暑

常言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每到這時候大家都沒什麼食慾吃飯了

總想吃點涼的

待在空調房裡躲太陽

所以很多人把這時候叫「苦夏」

那麼

大暑節氣該怎樣養生呢?

《大醫生來了》節目邀請到了浙江省中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洪輝華,來跟大家講一下大暑節氣養生的注意事項。

大醫生來了

浙江省中醫院

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洪輝華

大暑小暑的區別

小暑和大暑都屬於二十四節氣。就像二十四節氣中其他節氣的名字一樣,字面意思往往就都能夠代表這個節氣的一些特點。暑,熱也,酷熱就是暑。小暑之後就是大暑,小大的差別就是兩者的差別,小暑是剛剛進入暑期,天氣開始變得炎熱,還沒有到最熱的一個程度。大暑呢,是天氣已經到最熱的時候,是氣溫最高的一個節氣。

大暑養生原則

暑期的時候水汽蒸發是增加的,人生活在環境中也一定會受到影響,夏天容易出現濕氣增加的情況,一般來說濕熱相對多一些,要清熱祛濕,另一方面因為比較熱就容易貪涼,比如老待在空調房,吃太多生冷的東西等等,所以寒濕也不少。不過確實祛濕往往要健脾胃。建議還是多吃當季的食物,如蓮藕、絲瓜、苦瓜、百合等等都可以。

防暑養生

大暑節氣主要有三個特點,一個就是熱,所以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長時間的戶外活動,二是前面講過的濕,所以環境要注意通風,飲食上要避免過度的冷飲,要適當的出點汗;三是暑天容易耗氣,尤其是老人或體質較弱的人,注意不要過度勞累。

大暑適合運動嗎

「三伏」和「三九」相對,分別指比較熱和冷的兩個時段,這個時候鍛鍊相當於給機體壓力測試,酷熱天氣下鍛鍊,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使得肌體能更好地適應炎熱的自然氣候,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但對老年人來說,一味強調「夏練三伏」,就不太適宜了。

日常起居需注意

日常起居要避免耗氣傷陰的行為,比如過度的勞累,熬夜通宵等等都是應該避免的,飲食上也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避免過度進食辛辣燒烤等食物。

出診時間

周四下午

浙江省中醫院

(湖濱院區)

周一下午

浙江省中醫院

(下沙院區)

來源:大醫聲來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PSyHmwBmyVoG_1ZDh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