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閃 蘭莎
視頻剪輯:洪嘉偉 彭柳劉
11月20日,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
在湖北武漢開幕。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當5G遇上工業網際網路,
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它將如何變工業製造為工業智造?
本報記者就此現場進行了一番體驗,
帶您一同感受5G+工業網際網路的藍圖,
展望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最好時代。
點擊看視頻
礦工穿襯衣打領帶採煤
礦工穿著白襯衣打著領帶,坐在辦公室就能採煤。在中國移動展台,5G+智能採煤太空艙讓人眼前一亮。
「如今,井下智能化、無人化開採的夢想已在我們煤礦成為現實。」來自山西呂梁鑫岩煤礦綜采隊的技術員何嶺介紹,去年6月,中國移動向煤礦提供了5G網絡支持,在井下建立了5G基站。 礦工坐在辦公室,通過遠程操作,就能完成井下作業。
5G無人化採掘
何嶺輕輕晃動艙內操控台上的控制手柄,記者從眼前的五塊電子顯示屏上清晰地看到,鑫岩煤礦井下160多米深處,上百台採煤設備正在自動運轉,井然有序地割煤、推溜、移架、運輸。
「最明顯的好處是,安全性大大提升。」何嶺說,「井下作業時常發生煤機甩塊傷人的事故,自從去年6月,煤礦採用了5G技術以來,井下作業完全實現了無人化操作,事故率降為零。與此同時,生產效率也大大提升。原來我們一個礦坑,至少需要6個人,開採量每天大約1萬噸,現在無人化操作,可開採1.4萬噸。」
自動搬運分揀準確率100%
一排排立體倉櫃間,看不到一個人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隻只機械臂穿梭其中,入庫、出庫,「任勞任怨」地忙碌著。一旁,AGV智能小車將取出的貨物運送至倉庫外,再由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到附近的工廠……
這是今年以來,由中國電信、吉利與華為共同打造的5G+智能車間。「立體倉櫃採用鋼架結構,以往通過光通信和WiFi傳輸,信號容易被屏蔽。機械臂取走貨物後,後台信息系統經常反應遲鈍,無法準確匹配。今年以來,依託智能化設備和5G網絡,從貨物入庫、出庫到配送的大部分環節已實現智能化,且入庫出庫準確率達100%。」湖北電信物聯網解決方案專家呂國安表示。
5G機器人能送藥乘電梯
能送藥送器械,會乘電梯避讓障礙物,進入展廳,兩個機器人吸引了眾人目光。現場的5G醫院物流機器人名叫諾亞,已成功實現產品線全系列化。基於5G,諾亞可以保證物資運輸精準、安全,差錯可定位可回溯,實現物流過程精細化管理,同時避免疫情下的交叉感染。不僅如此,機器人還會上下電梯,自己開門。
5G醫院物流機器人
在4G、WiFi網絡下,機器人也可以運轉,但容易出現網絡擁塞,運行不夠穩定。而5G網絡切片技術能獨占網絡資源,避免機器人運行受到干擾。
目前,醫院物流機器人已在武漢亞心總醫院、同濟光谷院區、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投入使用,提高了配送效率,讓醫護人員有更多精力服務患者。
北斗定位不減速過收費站
發快遞時,貼上物聯網晶片ID,就能做到實時監控,甚至精確到打開狀態和位置。成果展上,中國鐵塔推出的智慧交通服務,比現有的快遞定位更進一步。
中國鐵塔展台工作人員譚寧介紹,通過在城市架設信號接收器,在EMS等貴重郵件上安裝物聯網晶片,就能實時獲悉發貨收貨全過程的監控,更關鍵的是能夠精確到快遞是否打開和打開時間。
實時監控快遞定位,只是5G應用的其中一角。依靠於中國鐵塔近5000個地基站,實現高精度定位,以北斗定位系統為基礎的自由流車道,將極大地推動智慧出行。
北斗自由流車道
目前高速收費站有人工通道和ETC通道,前者需要停車取卡繳費,後者不用停車,但也需要減速慢行通過。北斗系統有厘米級的精確度,可以精確定位車輛進出路線,實現無感支付,滿足以50-60公里/小時的速度不減速通過收費站,提高車輛通行效率,緩解擁堵程度。
編輯:肖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