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環水繞,綠草如茵,樹木和奇石點綴其間。14日,記者在宜陽縣南環路周邊看到,這裡已經成為一座秀美明麗的山地公園。然而,在兩三年前,這裡還是塵土飛揚、氣味刺鼻,大家寧肯繞路也不願意經過的地方。
南環路附近長期是宜陽縣的工業聚集地,曾經有化工廠、建材廠、冶煉廠等50多家小廠,「晴天走落一頭灰,雨天走踩兩腳泥」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這裡當年確實是宜陽縣比較繁華的地方,但隨著時代變遷,老街、老路、老院變得破舊不堪,小廠的效益也每況愈下,周圍環境自然越來越差。」附近居民劉慶中說。
為了促進該區域宜居宜業,實現繁榮振興,宜陽縣從去年起開展該區域環境綜合改造提升行動。「我們圍繞國土綠化、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建築美化、環境凈化、產業轉化、生活便利化這『七化』目標,征拆舊廠礦和老企業56家,修建道路5200多米。」項目負責人說。
綜合改造提升項目還配套建設了電力、照明、供水、供氣、排水、排污等設施。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規劃建設之初就突出高起點,實現高低壓電線入地,雨水、污水分離等,為日後周邊土地利用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在現場看到,昔日黃土裸露的山頭已經覆蓋上草坪,三三兩兩的市民在上面遊玩休憩,景觀小品特色各異。「現在我們經常來這裡遛遛彎兒,道路好、空氣好、視野好,和原來比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慶中說。
環境好了,經濟效益自然就來了。隨著我市「退城入園」工作的推進,宜陽縣將承接鑄造業企業,南環路區域成了最佳選擇,正在建設洛陽綠色鑄造產業園。目前,中國鑄造協會等單位已經制訂出整體規劃,以高標準打造該產業園。
「現在已經有30多家企業進行了洽談,簽訂框架協議的有2家,還有6家企業進駐意願強烈,其中不乏優質企業。」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該區域將以「生態資源富集的高地、產業發展的窪地、生產生活便利的宜居宜業地」為目標,推進產業發展,塑造城市新形象。(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