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怡:柔弱雙肩扛起生命保護傘

2020-03-13     富美宜陽

在為宜陽醫務工作者赴湖北醫療隊送行的隊伍里,有一位偷偷拭淚的母親,她是縣中醫院心內科護士苗慧怡的媽媽。聽說慧怡要去一線抗疫,媽媽突然就控制不住自己潸然淚下。理智上她覺得應該為女兒驕傲,可情感上她仍是止不住的擔憂。

苗慧怡在家中排行老二,家中孩子多,為了弟妹,姐姐早早走上工作崗位。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她都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從懂事起她每周都會拉著弟妹為母親洗腳,她說這可以讓弟妹更體諒爸媽的不易。慧怡剛上大學那會兒,正是家裡最難的兩年,她就省吃儉用,靠勤工儉學完成學業,順利從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畢業。學習、生活上的堅韌不拔,不服輸的性格,讓苗慧怡無論遇到任何難題,都不輕易放棄。

2019年4月,苗慧怡進入中醫院,在兒科工作11天後因工作需要被調到120科室7個月,2019年11月至今就診於業務繁重的心血管科。扎針是一名護士最基礎的技能,從實習開始苗慧怡就苦練扎針,她覺得作為一名護士要先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能談其他。

初到120,她第一次夜間出診便遇到一位老太太在家昏迷,轉診的過程中患者血壓下降,需要立即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補液,不到兩分鐘,苗慧怡就順利完成靜脈通路的建立,驚得一邊的大夫豎起大拇指說:「你真行!燈光這麼暗,還是在車上,老太太血管又這麼不好你都能這麼快紮上,厲害啊!」慧怡靦腆的笑笑說這本就是護士應該做的呀。

120的工作複雜性不言而喻,不僅要掌握專業基礎知識,還要有不怕髒、不怕累,吃苦耐勞的精神,更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2019年7月,苗慧怡接到急救電話,說一個男孩兒在河灘溺水,問明地址後她們一行人立馬趕到現場,孩子已經被人救到河中的小島上,可是夏天河水充沛,怎麼過去?看到大壩沒開,苗慧怡說,水應該不深,我們趟過去!她們幾個人手拉手下了河,顧不上水流湍急、鵝卵石濕滑,苗慧怡還不小心跌倒了,幾乎渾身濕透,但她很快就爬起來,步履踉蹌腳步不停,一心只想快一點,再快一點,生命等不起!可經過緊張施救,孩子卻還是沒有救過來。這是苗慧怡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面對死亡,男孩兒只有11歲,人生對他來說才剛剛開始。那件事對苗慧怡觸動很大,痛哭之餘,她深深地感到一種無力感,她覺得只有自己懂得更多學得更多才可能去更大的平台救助更多的人。所以在疫情初期,苗慧怡就遞上了請戰書:只要前方需要,我就上!她說自己也是普通人,也畏懼死亡,可正是因為她也怕,所以她才更要去,與死神賽跑,和病魔搶人,讓儘可能多的人看到希望,讓他們好好活著!

就讀於天津師範大學的妹妹說:「姐姐從小就是我的榜樣,她這次前線抗疫的行動讓我震撼,我知道她一直都很熱愛自己的工作,一心想救護更多的患者,她的行為感染著我,雖然我們的工作不同,可是我一定會像姐姐一樣在自己的領域裡努力為更多人服務,我也會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無論公益課堂,還是支教,時刻準備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譚明明是苗慧怡的同事,她清楚地記得,苗慧怡工作服口袋裡一直裝著個小本本,上面記錄著病人的過敏史、異常指標和特殊治療,也記錄著出院病歷的排版順序、介入術後病人的異常表現……點點滴滴都是她細心工作的印記。譚明明說,別看慧怡柔柔弱弱,但她一直都是個有勇氣、靠得住的好姑娘,是我們的榜樣,大家都被她勇赴疫區的精神所打動,為她驕傲!她在一線抗疫,我們就守護好她的大後方,照顧好她的家人,更積極地投入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把溫暖和正能量帶給每一位患者。

抵達湖北第二天,為降低感染風險,苗慧怡毅然剃掉了自己的長髮,與她視頻時母親忍不住淚目,她安慰道:「媽,您別哭,您應該為我感到驕傲!而且剃掉長發是為了更好防護。周總理『革命一日不成功,我就一天不刮鬍子』,我就『疫情一日不除,我就多守護湖北一日。』有這麼多抗疫戰士,我們定會很快凱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A_s1nAB3uTiws8KDF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