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破壞孩子的自尊心?心理學家揭秘:不要對孩子做四件事

2019-10-30   心理學說

自尊對於一個人的生活至關重要。 自尊也稱為自我價值或自尊心,是指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它塑造了我們的行為和決定。 擁有很強的自尊心會鼓勵我們克服挑戰,嘗試新事物並相信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應盡力培養孩子的積極自尊。然而,當涉及到我們該對孩子說些什麼,以及什麼行為影響我們孩子的自尊時,我們經常都會犯錯誤。今天我與大家討論的話題是:那些行為和言語會對孩子的自尊心產生負面影響?我們如何避免這種傷害自尊行為的出現?

01

為了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產生負面影響,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有那些行為。 以下是四個導致孩子喪失自尊心的父母行為,請對照一下你是否也有犯同樣的錯誤。

(1)對孩子大喊大叫和毆打孩子

記住:沒有什麼比大喊大叫和毆打孩子,更能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了。當你大喊大叫時,您會表現出發脾氣,從而導致一些不良衝動的行為。我理解你,你想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聽話。但是這種通過發脾氣來實現的,會剝奪孩子自尊心。試問,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大多數父母都對孩子大喊大叫過。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我曾多次對我的孩子大喊大叫凶他們,甚至有很多次我忍不住毆打他們一頓,特別是對我的兒子。然而,我對它些行為並不感到驕傲,我鼓勵你們認識到:「像我所做的那樣,當我們對孩子們大喊大叫或打他們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欺負他們。」

雖然你可能覺得這樣做,你已經成功地讓他們停止了某些行為,但這只是一個短期的解決方法。事實上,你真的成功地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被削弱了。記住一點:父母的大喊大叫和毆打會干擾孩子進行建設性的談話、解決問題和衝突能力、建立自尊的信心。

(2)總是翻孩子舊帳

一旦問題或衝突得到解決,就不要再提了,應該允許孩子們重新開始。父母反覆提醒孩子過去所犯的錯誤,這樣只會教會孩子長期懷恨在心。

而且,父母不僅不要翻孩子舊帳,還要讓孩子們知道,一旦事情解決了,它就會成為過去的一部分。只有這樣,孩子的積極行為和未來的選擇就越能得到強化,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就會越來越好。而且,他們通常也不會重複過去糟糕的選擇,以引起家長負面關注。

(3)給孩子灌輸負罪感

問問孩子,如果他們處於你的處境或其他人的處境中,他們會有什麼感覺。然而,很多時候,父母會把這件事推到極限,比如:父母試圖讓孩子為他們自己的想法、感覺或行為而感到內疚。記住:那些利用負罪感來控制自己孩子的父母,可能會與孩子日漸疏遠。

我的一個名叫洛蕾的客戶,她曾經對14歲的兒子羅德灌輸了大量的罪惡感,直到有一天,她的鄰居發現羅德與一些社會青年在吸煙。在諮詢室里,洛蕾塔連續10分鐘,用這樣的話對羅德說:「鄰居都已經知道我們的問題了,你讓我有多尷尬呀?「你難道沒意識到,你毀了我對你的信任嗎?」……羅德對於洛蕾這些惡語的回應是,他變得激動起來,然後怒氣沖沖地走了出去。

後來,我指導洛蕾先放下她受傷的自我,給她兒子真正需要的東西——支持和理解。洛蕾用了一種冷靜、堅定和不受控制的方法,讓羅德向她敞開心扉,告訴她,他是如何屈服於壓力跟社會青年在一起的……後來,他們母子重歸於好了,羅德很快就放棄了他那些有問題的同伴,失去了對香煙的興趣。

(4)諷刺

如果你要說一些不想說的話,但是你通過語氣,暗示你所說的語義是與之相反的,那你就是在諷刺。例如,當你的孩子做出很糟糕的選擇時,你會說:「哦,你不是很聰明嗎?」經常使用諷刺的話會傷害到孩子們,因為這會讓他們感到羞愧。記住:通過諷刺來貶低孩子,會給那些試圖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父母製造障礙。

02

可能會失去比自尊更多的東西。

除了消極負面會影響孩子自尊外,上述的每一種負面的養育行為,還會增加孩子的挑釁行為。 如果長期暴露於上述四種養育行為,會導致孩子情緒低落,自我認可低,長大後也可能更容易 受到情緒上的傷害和沮喪。 比如: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向我透露了他們在受到父母傷害後,所從事的消極情緒和行為。

03

如何避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

說到如何控制這些行為,有很多父母可能會說「這很容易,我以後不再那樣做就行了」,但是,我們多數人仍然陷入了重複這些有問題的育兒行為模式。記住:孩子偶然的失誤是被允許的,當他們發生錯誤時,重要的是與你孩子一起解決這些錯誤行為。

薩爾是一位與我共事的單身父親,他與我分享了他和13歲的兒子安東尼最近取得的突破。薩爾自稱是「康復中的硬漢」,因為,他曾在家裡和足球比賽中對兒子安東尼大喊大叫。

直到在一個晚上安東尼和薩爾一起參加足球頒獎晚宴,他們的關係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在這個晚宴上,薩爾諷刺地嘲笑自己在兒子獲得獎項時低著頭。(我指導薩爾不要毆打兒子,他決定要對兒子保持更少的控制權和更加開放的態度。)

考慮到這一點,薩爾走近安東尼說:「安東尼,我很抱歉曾對你經常諷刺和批評你。看到你在上面得到那個獎,我感到很榮幸成為你的父親。」

後來,安東尼告訴我,「爸爸現在好像真的明白了。」

總結

你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對塑造孩子在生活中,如何發展自我價值有著巨大的影響。你越是以積極的方式交流,越是為你的消極行為負責,那麼你就越能影響你的孩子這樣做,並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獲得自尊。

你的孩子怕你嗎?上面的四種有問題養育行為你有幾種?現在,是時候改變了。如何你有其它問題或疑惑,歡迎在本文下面留言或私信作者。


原文作者:傑弗里·伯恩斯坦博士。引用編譯:心理學說。以上文章來源於國外網站,如有翻譯錯誤或侵權,請聯繫作者修改刪除。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收藏好並轉發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一起受益!

健康心理諮詢,找心理學說!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