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兔子不可追」「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夫不可扶」 「女不帶仙,男不帶天」「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等等。
這些俗語老話雖然很多通俗易懂,但有些讓我們絞盡腦汁很難理解通透,但粗俗而不媚俗,言簡意賅,更容易讓底層勞動人民接受和理解。
今天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那就是「飽暖思淫慾」,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險惡,領悟的人能少走很多彎路!「飽暖思淫慾」。
顧名思義,就是說人在吃住不愁、生活無憂之時,就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慾望,甚至生出很多沉迷放縱、難以自拔的慾望,如淫慾、權欲、賭欲等,讓人迅速滑向墮落的深淵。關於這句俗語,不僅有下半句,還有一個傳奇的愛情故事。
相傳古代有一大戶人家,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為了讓她繼承祖業,從小就為她請了很多先生。女孩自幼聰穎好學,很快就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才女,家族的大小事務也都由她打理。
女孩就到了婚配年齡,前來說媒的都快把門檻踏平了,女子不勝其煩,便決定「筆墨招親」,她思慮再三,便寫出上聯:「飽暖思淫慾」。此消息一出,立即傳得沸沸揚揚,很多才子紛紛慕名登門獻對,但均未得才女芳心。
正當大家沉思苦想之時,一位衣著樸素、精神俊秀的年輕書生對出下聯:「饑寒起盜心。」 沒想到此聯深得才女之心,於是兩人便結為連理,傳為佳話。
「饑寒起盜心」,顧名思義,就是人在饑寒交迫之時,很容易產生偷盜的罪惡念頭,與「窮山惡水出刁民」「光腳不怕穿鞋的」「窮生奸計,富長良心」等俗語意境相近。但整句俗語的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並不是想強調窮人更容易變壞,而是因為它開宗明義地提醒人們,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會讓人產生邪念。
才女上聯「飽暖思淫慾」:想告誡未來的夫君,雖然現在家境很好,但如果不能守住本心、居安思危,而是窮奢極恀、好逸惡勞,再大的家業也會被敗光。而書生的「饑寒起盜心」正好迎合才女之意:哪怕家境不好,生活困難,也決不會喪失做人的底線,而是堂堂正正地靠自己的學識才幹、勤奮付出,讓家人過上安心的好日子。
《莊子·則陽》有云:「安危相易。」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這都是外因,真正決定因素是自己。順境中隨波逐流,埋沒了激情和鬥志,順境也會慢慢轉變成逆境;
反之,逆境中忍辱負重,磨礪了勇氣和毅力,也會守得雲開見月明。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和出身,但能改變自己,雖然逆境中困難重重,甚至危機四伏,但只要方向正確,內心乾淨,無論世事多變幻,不管成功大與否,相信風吹雨打後,我們都能見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