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以上老年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怎麼選?

2020-03-27     醫脈通腫瘤科

近年來,老年人診斷為肺癌的數量在逐漸增加,超過三分之一新診斷病例為75歲以上患者,雖然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增加了多種治療選擇,但化療仍是非典型驅動基因突變患者或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耐藥或不耐受患者的支柱方案,預計老年患者數量將進一步增加,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近日,《JAMA Oncology》雜誌發表了首個針對75歲以上老年非鱗狀NSCLC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詳情如下:

研究背景

隨著培美曲塞在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具有顯示出較好的療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培美曲塞聯合卡鉑用於老年非鱗狀NSCLC的療效也日益受到關注,在一項單臂II期研究中,卡鉑聯合培美曲塞序貫培美曲塞維持治療在年齡75以上的非鱗狀NSCLC患者中顯示了良好的療效(中位OS為20.5個月,中位PFS為5.7個月)。研究者隨即開啟了III期JCOG1210/WJOG7813L非劣效性研究,旨在評估卡鉑聯合培美曲塞序貫培美曲塞維持治療對比多西他賽單藥用於化療初治、75歲以上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這是一項在日本79家機構開展的開放標籤、多中心、非劣效III期臨床研究。研究納入75歲及以上細胞毒化療初治的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COG評分為0或1。患者按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多西他賽(60mg/m2,每三周)或卡鉑+培美曲塞(500mg/m2)(每三周)序貫培美曲塞治療3周,分層因素包括臨床疾病分期、性別、EGFR突變狀態等。主要終點為意向治療人群的OS。

研究結果

2013年8月12日至2017年2月20日期間,433例患者隨機分配接受多西他賽或卡鉑+培美曲塞治療(圖1),兩治療組的基線特徵和疾病相關特性均衡可比,97%的患者進行了EGFR基因檢測,其中21.9%的患者存在EGFR敏感突變,所有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過1種EGFR TKI治療方案,最終,對428例患者進行了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多西他賽組和卡鉑+培美曲塞組的中位治療周期為分別有4和6。兩組中分別有61.3%和22.7%的患者發生劑量減少,多西他賽組劑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中性粒細胞計數下降,而卡鉑+培美曲塞組劑量減少最常見的原因是中性粒細胞或血小板計數下降。各有214例患者分別接受這兩種治療,停止治療的最主要原因是疾病進展,兩組分別有58.9%和60.7%,其次為不良事件,分別有23.4%和26.2%,因毒性反應而拒絕治療的患者分別有13.6%和9.8%(圖1)。

圖1 研究設計

中位隨訪時間為27.5個月,兩組分別有328例(77.0%)和161例(74.5%)患者死亡,意向人群OS HR為0.85(圖2A),兩組的中位OS分別為15.5個月和18.7個月,兩年OS率分別為33.4%和40.0%。與多西他賽組相比,卡鉑-培美曲塞組的中位PFS明顯延長,兩組的中位PFS分別為6.4個月和4.3個月(HR=0.739,P<0.001)(圖2B),亞組分析結果與意向人群一致(圖3)。

圖2 OS和PFS分析

圖3 亞組分析結果

研究結論

雖然老年人的定義還沒有達成共識,但既往的晚期NSCLC老年患者的III期研究都包括了70歲以上的患者,而鉑類為基礎的化療通常是年齡70-74歲、合適器官功能和PS為0或1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

該研究是年齡75歲及以上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的首個III期研究,結果顯示,卡鉑聯合培美曲塞序貫培美曲塞維持治療可為75歲及以上的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帶來明顯獲益,且耐受性良好,因此,該聯合治療可作為這類患者的標準治療選擇。

參考文獻:

Okamoto I, Nokihara H, Nomura S, et al. Comparison of Carboplatin Plus Pemetrexed Followed by Maintenance Pemetrexed With Docetaxel Mono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r 12]. JAMA Oncol. 2020;e196828. doi:10.1001/jamaoncol.2019.6828

醫知源話題圈更新啦!

乳腺癌伴隨骨轉移,目前這種治療方式是否可行?

點擊下圖,進入醫知源查看全部回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59HGXEBiuFnsJQVe6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