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我國的樓市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的「姿態」,主要還是因為向來都是對房企利好的調控在今年反倒是一直在針對著房企,有一種抑制房地產過快發展的意思。而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受政策調控的影響極大,甚至完全可以說是政治市,所以政策對房地產的調控一直都是在引導這房企的發展規劃以及市場的未來走向的。對房企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永遠都是房地產的調控政策,而對於剛需而言,最值得關注的向來都是房價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有怎樣的變化。
上半年的房價走向雖說一改以往瘋漲的姿態,但是依舊是居高不下的,房價下跌更是難得一見。但是下半年的樓市較上半年而言會因為年中的幾大調控政策發生不小的變化,樓市會在此基礎上在逐漸形成三大環境,而這三大環境就是助推房價下跌的開始。
環境一:銀保監嚴控房地產信託和海外發債,中小房企等非央企融資環境大大收窄
政府在今年的5月份開始一直在嚴查房地產的資金流入情況,對那些資金非法流向房地產的行為也都是抱著「不放鬆」的態度,一旦查到,就是嚴懲。這顯然就是在減少房地產的發展資金,給我國的所有房企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這只是個開始,銀保監有從上個月開始嚴格管控房地產信託、貸款銀行,甚至延伸到了海外發債,不少信託甚至都已經被停止了,這無疑是對房企的又一大打擊,尤其是那些中小房企,本身融資就比較困難,現在融資環境又被收窄了,要想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在今年下半年降價出貨是最有效的途徑,甚至可以說是唯一途徑。
環境二、房產流動性困難,市場持續趨冷
現階段的房地產市場趨冷已經是常態了,從今年開始購房者的購房熱情就一直在冷卻,全國範圍內房產的銷售量都在下降,這就直接導致了房產的流動性困難。其實房產的流動性困難會更會把房產過剩的矛盾顯現出來,空置的房子因為其利用率被浪費就會更受關注。事實證明,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在著手解決房產過剩的問題了,等到了下半年這個問題愈發明顯了,政府很有可能會通過這次調控刺激市場,也就會放寬房企降房價的限制,這是大勢所趨。
環境三:今年下半年城市分化、板塊分化、項目分化會明顯加重
我國的這三大分化其實不止是在今年開始的,其中,城市分化和板塊分化是這些年持續進行的,項目分化大致是從去年政府加大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的時候開始的。這三大分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刺激那些位於分化底端的城市、房企降房價。就像是那些不再火熱的地產項目,它們受市場冷淡的影響會更大,包括人口流失的城市和區域,在市場趨冷的影響下出現房價下跌的可能性會更大。而這三個分化在今年的下半年節奏加快得會更明顯,房價的下跌也是呼之欲出的。
總的來說,這三大環境會在今年下半年持續作用樓市,房價的下跌還是值得剛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