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師傅今年61歲,在陝汽集團當總裝廠技師快30年了。
10多年前,他的血壓就有點兒高,害怕跟親戚一樣得中風,他早早就注重改掉了生活中的壞習慣。
如今,血壓平均值在123/83mmHg。近期單位體檢,其餘項目的檢查結果也很理想。
何師傅總結了他這些年堅持的9個好習慣,希望你能從中學到一些小竅門。
習慣1:儘量杜絕酒精,實在要喝,不超過25g
單次酒精攝入量過量,肝臟處理速度有限,酒精則會在血液中蓄積,這會產生明顯的升壓效應:
- 使控制心律的交感神經興奮,使心率加快,這會直接增加血壓;
- 促進分泌多種增高血壓的激素,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 使人體細胞膜電解質轉移異常,使血管緊張性增高。
單次大量喝酒使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後,會誘發高血壓患者出現腦出血、心肌梗塞等危機情況。數據顯示,重度飲酒者腦卒中死亡率比不經常飲酒者高3倍。
建議高血壓患者杜絕酒精。如果一定要喝酒,需要嚴格限量。
2017年中國高血壓診治共識提倡:每日酒精攝人量男性<25g,女性<15g,且同時注意酒精對藥物療效的影響。
25克酒精量相當於25~50 ml白酒(半兩~1兩)、100~150 ml葡萄酒(2~3兩)、250~500 ml啤酒(半斤~1斤)。
習慣2:心平氣和,不亂湊熱鬧
人類在情緒激動時,會分泌各類激素加快心跳、收縮血管,使血壓驟然升高。
高血壓患者易因為過度興奮或緊張,使本來就很高的血壓超過危險閾值,引發猝死、中風等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
應遠離以下可觸發激動情緒、過度緊張、焦慮的場景或行為:
- 打牌、打麻將;
- 看體育比賽,尤其是重大體育比賽;
- 購買體彩,尤其是兌獎時;
- 與他人爭吵;
- 在高峰時期開車;
- 看恐怖懸疑、激烈打鬥的電影;
- 聽快節奏或讓人情緒激昂的音樂;
- 玩過山車、跳樓機等刺激性遊樂項目。
習慣3:少吃米飯、麵條等精製主食,以粗糧替代
得了高血壓後,為了減肥,很多人會注意避免油脂厚的食物,也會節制酒精的攝入量,但卻常會忽略白米飯、麵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增肥效果。
吃過多主食,尤其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白面等精製主食,人體會將少部分葡萄糖存入肌糖原和肝糖原中,剩下的則會在肝臟等器官中轉換成為脂肪、膽固醇等物質。
可用富含膳食纖維,飽腹感強的粗糧適量代替日常主食。如紅薯、玉米、雜豆、土豆等。
文末的《排鈉減重飲食法:吃走高血壓》專欄,為您系統介紹高血壓應該怎麼吃。
習慣4:早上起來別太猛,喝一杯清水
起床過猛,肌肉驟然收縮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建議睡醒來時,先在床上躺2分鐘,之後坐立2分鐘,再坐到床邊大約1分鐘,最後再站起來活動。
老年人應特別注意,起床後活動不宜過於強烈,應從小量逐漸過渡到日常的工作生活。
此外,體內的水分經過一夜的消耗蒸發,血液會變得比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早上起床後,可以喝一大杯的溫開水,能比較快的稀釋黏稠的血液,大大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機率。
習慣5:不屏氣排便,有便秘及時治療
用力排便,會增大腹壓,血壓升高較快。如果在血壓更高的清晨排便,則兩者一疊加會使血壓急劇飆升,腦內小動脈可能會因為過度用力而破裂出血。
如果您患有便秘,排便不通暢時,不要過度用力或是屏氣。可推遲排便時間或先使用大便軟化劑。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長時間便秘,建議去看醫生。
習慣6:吃富含鉀的食物
常吃含鉀的食物可以有效達到降血壓的效果,香蕉就是這樣的水果,鉀元素是一種重要的礦物質,是一種可以控制體液平衡並能達到降血壓效果的元素,因此多吃香蕉可以達到降血壓控制血壓的效果。
生活中還有一些其他含鉀元素多的食物,比如豆類、魚類、堅果以及種子等等。
習慣7:不在早晨6:00~10:00和下午17:00~18:00這兩個血壓高峰期鍛鍊
受體內激素和生物鐘影響,人體在早晨6:00~10:00和下午17:00~18:00這兩個時段血壓通常會升高,以配合人們的活動。在這兩個時間段鍛鍊,特別是劇烈運動,很危險。
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儘量避開這兩個時段。
習慣8:感冒了不亂吃感冒藥,儘量讓它自然好
含有麻黃鹼、偽麻黃鹼、布洛芬、萘普生、甘草甜素成分的感冒藥均可升高血壓。
普通感冒作為自限性疾病,造成的鼻塞、流涕、咽痛、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多喝水、多排尿、多睡眠就可以幫助緩解不適,不必刻意用藥。
換句話說,感冒了,吃藥和不吃藥,都差不多需要1個星期才能好。平常人吃的感冒藥也都是緩解症狀而非直接殺滅病毒,治標不治本。
習慣9:堅持按醫囑吃藥,不擅做主張
3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吃降壓藥,危害很大。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