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立時突然頭暈,尤其是老年人更常見。
很多人都知道這可能就是"直立性低血壓",但你真的知道直立性低血壓是什麼嗎?
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這點。
什麼是直立性低血壓?血管硬化及神經退化的結果
直立性低血壓是指人體從臥位到直立性姿勢的3分鐘內,高壓下降超過20 mmHg或低壓下降超過10 mmhg,並伴有頭暈、暈厥等低灌注症狀。
它的發病機理較為複雜,我給您簡單闡述一下。
人體有一種補償機制。當我們的身體,感受到血壓隨體位的變化而突然變化的信號後,就會立即調節血管收縮程度、心率、心肌收縮力度,來迫使血液向上流動,保持血壓穩定。
但隨著年齡增長,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感知血壓變化的敏感性下降,無法及時發覺血壓變化。另外,即便感知到了血壓變化信號,因動脈粥樣硬化,血管也無法及時跟隨神經指令做出相應形變。
這兩者一結合,就會導致上述血壓補償機制功能退化,造成直立性低血壓。
此時,若身體姿勢突然改變,往往會使血液集中在身體的下部,造成腦等組織缺血,出現頭暈、暈厥等症狀。
常見於哪些人群?
直立性低血壓多見於老年人。
有研究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的總患病率可高達20%或更多,而80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約為27%。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更高,且神經退化的程度更大。
直立性低血壓有什麼危害?這2點不容忽視,需引起重視
直立性低血壓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引發暈厥,並引起一些意外傷害,如跌倒引發髖部骨折。
直立性低血壓最常見的症狀是頭暈,嚴重時可發生暈厥。其主要原因是低血壓導致腦灌注不足。
還有不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病人,特別是老年人,平時沒有症狀,但在一些誘發因素的刺激下,會出現頭暈等不適,比如吃過飯之後、溫度高(洗浴)、勞累之後等等。
此外,直立性低血壓還會增加心肌梗塞、腦梗死和猝死的危險。
無論是哪種情況,一旦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危害不可預估。因此,患此疾病的病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若突然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可牢記這些緩解措施
以下動作可以暫時緩解:
- 將雙腳抬高到高於心髒的位置;
- 應用大量水,提升血容量;
- 立即躺下,避免長時間站立;
- 穿彈力襪;
如果你的血壓突然下降,且正在經歷頭暈、盜汗、噁心等症狀,應該前往醫院或撥打120。
讓醫生評估你目前的情況,排除潛在問題,如內出血、嚴重感染或過敏等。採取措施恢復器官供血,使血壓恢復正常。
直立性低血壓該如何治療?牢記這2點
對直立性低血壓的治療,目前臨床上比較認可的是非藥物與藥物兩種方案。
第一種:遠離危險生活細節
- 對有直立性低血壓的病人,睡覺和叫醒後先不要急著馬上起床,可先躺一會兒,在床上活動四肢,然後慢慢坐起。
- 坐姿大約3分鐘,然後逐漸過渡到立位,這個逐漸調整的方法可以幫助減少低血壓的發生。
- 通常要注意避免沐浴溫度過高和時間過長。吃多喝少也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也要避免。
- 排尿時用力過猛也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應注意避免。
- 在運動中應注意堅持一定強度的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和站立。
第二種:藥物治療方案
目前對直立性低血壓的治療,臨床上以氟氫可的松和a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米多君為主。
其主要原因在於氟氫可的松能增加人體對鈉的吸收,增加血量,而米多君能刺激腎上腺受體。但怎樣使用這些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千萬不要自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