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松下跨海特大橋雙幅貫通、濟泰高速澇坡隧道雙線貫通

2019-10-22   橋樑網

白居寺長江大橋主塔中橫樑混凝土澆築完畢

10月20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順利澆築,重慶白居寺長江大橋東西兩岸兩個主塔中橫樑混凝土先後澆築完畢,為明年大橋主塔封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白居寺長江大橋主橋長1384米,連接大渡口區和巴南區,為主跨660米的雙塔雙索麵公軌共建鋼桁梁斜拉橋,是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軌兩用鋼桁梁斜拉橋。大橋上層為雙向8車道,下層為規劃的軌道交通18號線預留過江通道。主塔採用空間多曲面水滴形混凝土結構,高236米,相當於84層樓高,是重慶主城區內在建的最高橋塔。

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重慶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系統,提升新城區城市形象,加快重慶市南部地區建設步伐。(來源:光明網)

長平高速松下跨海特大橋雙幅順利貫通

10月20日,長平高速公路松下跨海特大橋最後一跨現澆箱梁順利完成澆築,標誌著該橋雙幅順利貫通。這也意味著長平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20日10時,在松下跨海特大橋和平潭公鐵大橋連接處,一台10多米高的天泵將長長的「手臂」懸垂在箱梁的鋼筋模架上方,工人扶著管子,將噴射而出的混凝土均勻地澆注在模架內,並用機械進行平整等操作。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松下特大橋最後一跨的右幅箱梁。這跨箱梁的順利澆築,意味著松下跨海特大橋全線貫通。

松下跨海特大橋作為長平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全長1.4公里,從2016年1月開工至今歷經46個月。

9月29日,長平高速一期項目(前塘樞紐互通—松下樞紐互通)已經通車。據介紹,松下跨海特大橋順利貫通,意味著二期(松下樞紐互通—松下跨海特大橋)主體工程建設完成,接下來將進行防撞牆、風屏障等附屬工程的施工,預計於12月完成,力爭年底實現全線通車目標。

長平高速公路項目是國高網京台高速公路的延伸線,也是平潭第二進島通道。項目全長21.703公里,起於長樂古槐鎮,與福州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前塘互通相連,終於平潭海壇海峽長樂岸,與在建的平潭公鐵大橋相接,項目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行車速度100公里/小時。(來源:福州新聞網)

溫州鰲江特大橋通過交工驗收

10月17日,一公局集團承建的浙江甬台溫複線溫州瑞安至蒼南段工程3標鰲江特大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

鰲江特大橋為雙塔雙索麵疊合梁斜拉橋,跨越浙江溫州鰲江,是鰲江出海口的地標性建築。大橋全長2083米,主橋主跨320米,主塔為H形門式橋塔設置,設計船舶通行等級為1000噸。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溫州平陽和蒼南兩縣的重要交通紐帶,緩解甬台溫高速公路交通壓力,接軌海西經濟區、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打造溫州「一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來源:一公局集團)

濟泰高速澇坡隧道雙線貫通

10月20日,由山東高速路橋集團承建,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省內最長高速公路隧道——濟泰高速澇坡隧道實現雙線貫通,標誌著濟泰高速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澇坡隧道左線設計全長3230米、右線3315米,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是濟泰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澇坡隧道IV、V級軟弱圍岩占比高達83%,存在淺埋、偏壓、涌水等地質困難,並且下穿三條國防巷道,交叉作業多、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山東高速路橋集團多次召開論證評審會,優化施工方案,建立隧道施工安全預警信息反饋系統,做好全程超前地質預報與監控量測等工作,有效克服了開挖斷面大、埋深淺、易坍塌、易滲水等施工困難,為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在工程管理方面,山東高速路橋集團執行「高標準、嚴要求、零容忍」管理理念,按照「短進尺、弱擾動、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過程控制,嚴格管控隧道開挖、初期支護、防排水等施工關鍵工序,向安全要效益促質量,確保了施工安全有序、平穩推進,實現了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

同時,山東高速路橋集團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創新應用,提升工程品質。目前,依託澇坡隧道工程建設,山東高速路橋集團有效解決了岩體結構信息自動解譯、圍岩等級動態評定、多目標組織設計優化、隧道初支二襯混凝土開裂滲漏水等山嶺隧道施工難題,兩項課題通過山東省經信委立項,可申報國家專利5項。成立4項質量管理體系QC小組,研發的隧道仰拱虛渣清理的新設備,解決了傳統方法清理不徹底,仰拱開裂、滲水、翻漿等難題;研發的掌子面作業台車,解決了施工作業死角造成超欠挖、台車移動不便等難題;創新的隧道初支噴射砼施工工法,成功降低了噴射混凝土回彈率。(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