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

2020-01-03   遵義網

務川自治縣豐樂鎮山江村的一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

  記者 徐 飛

  「以前喝的水都是山上來的,一下大雨,連續幾天水都是渾濁的;現在喝的是自來水,非常方便。」家裡接通自來水管道的務川自治縣硯山社區楊堡丫組村民徐尚華,再也不用為吃水而發愁了。

  「如今農村變化相當大,尤其是廁所,和以前完全不一樣。」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帶來的變化,讓習水縣桑木鎮土河村村民感觸特別深。

  過去的一年,我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落實惠民實事,書寫了催人奮進、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經過市委、市政府一年來的精心組織實施,我市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中涉及的15項工作任務,除了其中1項由省里統籌建設外,其餘14項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給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民生「成績單」。

  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

  跨入2020年的門檻,站在新的節點回望,一項項惠民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無不讓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讓2019年的民生畫卷厚重而溫暖。

  2019年初,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中之重,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力量為人民群眾辦好底線民生、社會就業、醫療衛生、扶貧濟困、棚戶區改造、農村飲水安全等十件民生實事。

  翻開十件民生實事辦理的「成績單」,每一件實事都與民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連。

  在醫療項目方面,我市建成專業兒童醫院1所。這所專業兒童醫院隸屬於遵義市婦幼保健院新蒲新院,擁有很多專業小兒急救搶救設備,如小兒呼吸機、小兒內鏡等。

  在改擴建遵義、務川精神病院和建成40個日間照料中心項目中,遵義市精神病院、務川精神病院均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全市40個日間照料中心已建成投用,這些日間照料中心的選址都在縣(市、區)人口相對密集、老年人較多的城鄉居住地,設置有臨時休息室、文體娛樂室、學習閱覽室,能夠滿足老年人臨時休息、餐飲、休閒娛樂、精神慰藉等互動服務的基本需求。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是我市今年重點推進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今年以來,全市已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13處,並且全部投入使用,共解決農村30戶以上自然村寨的4.55萬餘農村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91人)飲水安全問題。

  3個項目超任務數完成

  我市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中涉及的15個項目,有14個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只有建成100個智慧衛生急救站這一項目未實施。遵義晚報記者從市發改委項目科獲悉,此項目由省里統籌建設,因省財政未落實建設資金,省衛健委通知暫緩建設。經市衛健局專題請示市政府,同意暫緩此項目建設。

  另外,有3個項目超任務數完成目標。如2019年初提出的開展就業困難群體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實現就業2萬人。對此,我市積極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通過創建農民工創業園、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措施,破解了一系列就業難題。截至2019年12月底,去年累計開展培訓4.29萬人,實現就業2.69萬人。

  棚戶區改造,是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2019年我市棚戶區改造基本建成任務為3.59萬套,而實際完成了3.63萬套。

  農村戶用廁所和農村公廁改造,折射出的是農村居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的逐步深化。在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中,其中一個項目是,新建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1.2萬戶、農村公廁590個。去年我市累計建設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所3.07萬戶、村級公廁607個。

  如今,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已圓滿收官。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堅守初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加快遵義高質量發展步伐,讓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盧龍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