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業家——榮毅仁的傳奇人生

2019-09-28     壹創新商學

講到百年間中國最負盛名的企業家,就不得不提到其中一位——榮毅仁。

作為榮氏家族後代的榮毅仁,從含著金湯匙出身的翩翩少爺榮公子到少壯派紅色資本家,再到榮老闆,再到睿智的紅色政治家,榮毅仁的身份一直在發生著轉變。

在特定的時代裡面,榮毅仁認真的完成了一個優秀的商人和一個睿智的企業家的雙重角色,成為中國近百年來一個獨一無二的傳奇。

01風度翩翩榮公子

毛澤東曾經評價說: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足可見榮家在當時中國的社會地位。

榮家從榮毅仁的祖父榮熙泰開始,就在上海開辦錢莊,後來到榮毅仁的父親,榮毅仁的父親榮德生號稱「棉紗大王」,他的伯父榮宗敬號稱「麵粉大王」,在1932年左右的時候,榮家的企業基本上就壟斷了中國一半左右人的吃穿,屬於真正的財團家族。

而榮毅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生的,含著金湯匙出身的榮公子,風度翩翩,器宇軒昂,有著豪門貴公子的風範,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的時候,哪怕很低調,大多數場合下,只要榮毅仁出現,身邊總是不乏追隨者。

但是同時榮家家教及其嚴,每逢寒暑假,榮毅仁就要到家族企業里住廠實習。榮毅仁曾回憶說:「我下廠勞動,什麼都干,還鑽到機器下面去修理。父親還經常來查我的崗,怕我曠工。」

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繼承的絕佳的商業天賦,在22歲大學畢業之後,榮毅仁就開始幫助父親經營家族企業,沒過多久就成了榮家家族裡面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02「少壯派」和「紅色資本家」

但當時抗日戰爭爆發,榮毅仁打斷擴張辦廠的想法一度停滯不前,家族企業的基業也有不少在戰火中被毀損,再加上隨後的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掌權的民國政府風雨飄搖,內外交困,就開始拿許多守法經營的民間企業開刀,榮家自然首當其衝。

32歲的榮毅仁甚至因為:把霉爛麵粉賣給政府,軍隊吃了霉爛麵粉導致東北失守這種荒誕的罪名要被逮捕提起公訴,幸好當時解放軍正在解放上海時期,榮毅仁逃過一劫。

面對嚴峻的社會形式,當時很多的民營企業家都選擇搬遷,向外遷移資產,榮氏家族的很多成員,也都紛紛遠赴海外,只有榮毅仁和父親達成共識:「我不走,我留下」。榮毅仁的父親當時拍板做出了『三不』的決策:『決不遷廠、決不轉移資金、決不離開無錫。』

而之所以做出這種決定,據榮毅仁說當年上海解放的時候,解放軍沒有騷擾任何人,而是集體睡在大街上,對於老百姓最後也只要了一壺熱水,給傷病員喝。榮毅仁說,從那一刻,他就對共產黨產生了好感。

事實證明,榮毅仁的決策是正確的。

上海解放沒多久,榮毅仁接到了上海市中共最高領導和市軍管會發來的請帖,請他出席工商界人士座談會,當時的陳毅市長跟榮毅仁說:「你是榮氏企業留在上海的唯一合法代表,所有榮氏企業統統由你掌管。」不僅如此,當時的上海市政府為了扶持榮氏企業發展,幫助榮家企業化解了工人討薪等多次危機,讓風雨飄搖的榮氏企業,得以獲得新生。

1950年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會見宴請了全國政協的部分委員,榮毅仁受邀出席。在會上周恩來總理見到年方 34 歲的榮毅仁,總理詼諧地說:「喔,少壯派!」

1954年5月,榮毅仁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整個上海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榮毅仁正面對待,積極參與,率先提出將他的產業實行公私合營,為新中國的工業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毛澤東主席還親自到他的廠子裡面進行了視察。

自此之後,「少壯派」和「紅色資本家」的雅號就流傳開來了。

03豪爽大氣榮老闆,歷經磨難堅守初心

1957年開始,榮毅仁開始擔任上海市副市長的職位,後來在鄧小平同志的推薦下,中央決定調榮毅仁參與管理全國紡織工業,承擔更大的責任。

後來迎來了十年動亂時期,文革爆發後,榮毅仁一度被視為「大走資派」,一家受到巨大衝擊,榮家的很多產業被搶走,自己遭受毒打,後來甚至還被派做洗廁所這種活計,但是榮毅仁始終沒有動搖自己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

文革結束後,鄧小平邀請榮毅仁出山讓他代表國家利益,成立中國國際信託公司,作為一家國有企業,直屬國務院領導,開創了中國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的大潮流。

據說公司創辦之初,應該怎麼進行管理,布局哪些行業,都沒有任何規章可循,完全要從頭摸索。榮毅仁帶著接近於一張白紙的中信集團,積極探索,布局新產業、探索新方式,發展房地產、發行債券等做了一系列在當時看來有些出格的大動作,初出茅廬的中信集團,一點點地打破原有的經濟格局,不斷建立新的市場規則。『』

據說公司成立第一年,就接待了來自 40 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高達 4 000多人次,在榮毅仁的帶領下,公司發行債券、吸引外資,吸收各種貸款,對國家建設起了積極作用,和後來的深圳、珠海特區一樣,成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

中信集團1979年成立時國家投入2億元註冊資金,2011年後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中信集團的資產規模在2017年就已超過4萬億,榮老闆在這其中作出了不可忽視的的重要貢獻。

同時當年改革開放時期榮毅仁憑藉著榮氏家族的身份,積極聯繫外資,談對外合作,甚至把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都拉來當起了顧問。

葉劍英當年也曾評價說,「榮毅仁的這作用別人替代不了。」

04睿智的紅色政治家

1987年,榮毅仁被評為世界50位最富魅力的企業家之一,這是中國企業家第一次入選世界知名企業家行列。

但榮毅仁又不能簡單地算作一位企業家。在改革開放時期,榮毅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邀請國際知名的銀行家、企業家來中國訪問,發揮了一般人難以起到的民間外交特殊作用。

接下來他在全國政協、全國人大任職多年,將企業的發展模式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實踐進行了探索結合。到1993年,77歲的榮毅仁被選舉為國家副主席,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由一名資本家擔任國家副主席。

就任之後,榮毅仁不負眾望,時常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外交場合,中共中央也專門委派時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秘書長的曾培炎,每個季度向他彙報經濟形勢,聽取他的意見。

可以說,榮毅仁充分的完成了一個睿智的紅色政治家應該具有的角色使命,並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

05結語

2005年,89歲的榮毅仁辭世。有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句號。

或許有人覺得,榮毅仁的傳奇無非是自己命好,生在了大富之家,後來又選擇對了賽道,跟對了中國共產黨,才有了大發展。實際上這些都與他的個人努力分不開的。

年少下基層,後來積極改進產業,努力學習涉足新行業,在那個社會動盪、風起雲湧的時代,榮毅仁將自己的個人和時代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最終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一代傳奇。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結束,作為推動社會變革的力量,中國企業家或許會像榮毅仁一樣,書寫更多傳奇,我們也一直期待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RW5hm0BMH2_cNUg0XI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