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確診病例於2020年2月1日正式破萬,截止到2月2日晚7點已達到14489例,很多人十分關心是否「拐點已至」,專家們是持有怎麼樣的意見呢?
鍾南山於今天下午再次接受採訪,談到了相關的一些問題,關於疫情的走向、確診數量、新的傳播方式、如何做好防控……
鍾南山說:確診病例集中在武漢,對武漢採取的「圍堵"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全國其他地方並沒有出現SARS那樣的大規模明顯暴發。現在確診數量雖然是升高,而且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我相信不會太長。
從鍾院士表述里我們不難分析出兩點:
第一,疫情在預測範圍內增長,其他地方沒有出現暴增情況,而且鍾南山團隊已經建立了新型病毒的預測模型,預測值跟真實值相差無幾,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這說明疫情還在可控制範圍內,病毒沒有逃過鍾南山的」魔掌「。
第二,確診會持續升高,說明「拐點」將至,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頂峰到來之後必然是衰退,而不用人心惶惶,擔心病毒傳播依舊呈上漲趨勢,拐點到來之後說明疫情將在可控範圍內下降。
「拐點」何時出現?
中國著名的病毒學家聞玉梅表示「拐點的出現主要會出現兩個特徵」:一是新出現的疑似病例出現下降;二是確診的發病患者數量下降。如此看來,拐點還未到來。
有人做了一張自1月23日以來死亡病例人數和治癒病例人數的簡易曲線圖,死亡人數曾一度超過治癒人數,但在2月1日治癒人數首次趕超死亡人數,這說明我們的醫療水平在提高,應對病毒更加有效。出院病例將會越來越多,但這不意味著「拐點」已至,因為拐點的出現必然是死亡人數的下降,只要死亡人數依舊攀升,說明還沒到頂峰,但治癒人數超過死亡人數說明「拐點」將至。
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張文宏曾表示:「整體上2至4周拐點可能會出現。」這與鍾南山的預測類似,如果把1月20日算作春運的開始,那麼預計到正月十五恰好就是第三周快要結束,也就是說未來兩周是是非常重要的,從2月3號到2月9號的未來一周內將是及其重要的一周,這大概就是各大城市通知這段時間在家辦公的最主要因素。
病毒是否會通過糞口傳播?
這兩天有人疑惑病毒是否會通過糞口傳播,什麼是糞口傳播呢?糞口傳播就是患者糞便中存在病毒,排出後常常污染水源、食物、衣物、用具等,健康人接觸這些物品後通過手、口、粘膜等途徑進入人體,引起病變。
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是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的,因為在糞便里檢測出病毒呈陽性,小便初步檢查沒有。
糞口傳播不是說「吃屎」,比如有便便沾到了衣物上,人不小心摸了衣服,然後去揉了揉眼睛,病毒可能就進入人體了,再比如換下內褲之後挖了挖鼻孔,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了。
所以說,勤洗手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重溫一遍幼兒園老師教給我們的:飯前便後要洗手。
鍾南山還釋放了哪些積極信號?
鍾南山院士在採訪中表述內容很多很專業,這裡不一一贅述,總結鍾南山院士的話,可以發現鍾南山院士再次釋放了數個積極信號:
第一,病毒感染平均潛伏期為5.2天,56%病例為大齡男性,已經建立了有效的治療方案,可以保證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第二:抗體藥物處於不同臨床研究階段,疫苗也在研發中,雖然離臨床應用尚需時間,但是這無疑讓我們看到了醫護團隊的速度和堅持。
第三:疫情不會大爆發,但冬春交替季節氣候多變正是流感病毒流行季節,最有效的方法依舊是「早發現,早隔離」。
第四:SARS持續了6個月,我國積累了大量經驗,鍾南山表示有信心更有效控制此次疫情,儘快恢復社會秩序,需要萬眾一心,必攻克難關。
隨著返程,焦慮的情緒在蔓延,在這種關鍵時候大家一定要冷靜,要穩住,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傳染病把一個國家的人打倒,從來沒有。這場疫情考驗的是我們大眾的心理素養,武漢,一定會贏,中國,一定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