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三不成理」,老祖宗把人分為這3類,看看你是屬於哪一類

2019-12-08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三」這個數字對國人來說,非常重要,也非常吉利,因為有句老話叫「無三不成理」。比如,人們常說:三山五嶽、三教九流、三生有幸、三足鼎立、三位一體、三皇五帝、三陽開泰、三省吾身、三思後行、三老四少、三親六故等等。古代的先哲聖賢們,對於人才的劃分,也是分為三大類。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看看自己到底是屬於哪一類?

1、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由此可見,老子將人分為上士、中士、下士,上士聽到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一笑而過。

高等智慧的人,他聽到「道」以後,他沒有什麼反應,因為他知道,道不是用來講的,道用來講是永遠講不清楚的,永遠是有偏失的,正如《道德經》開篇第一句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往往在人們心中,是用來影響行動的,需要用實踐是證明。中等智慧的人,聽到了「道」以後,好像聽得懂,又好像聽不懂,這已經達到了不錯的境界,畢竟他們的智慧擺在那裡。下等智慧的人,就很慘了,因為認知層面的局限,他們聽不懂道理,所以習慣性否定別人的觀點,還表現得自己很懂一樣。

因此,凡是聽完他人意見後,一臉不認同、一臉懷疑的人,甚至是他人還沒講完就攻擊、否定的人,就是老子眼中的「下士」,屬於智慧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的人!

2、《論語·雍也》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由此可見,孔子將人分為三種: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對於中人以上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對於中人,可以教授他中等學問;中人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這三個概念仍然比較抽象,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

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用比較現代化的語言進行了解釋:中人以上就是指萬物之靈的人,是有靈魂、有思想、有靈氣的高級動物;中人就是指一般動物的人,憑藉慾望、獸性、本能來支配行為,比較自私自利,所以他們看起來越來越像動物;中人以下就是指禽獸不如的人,他們的行為連禽獸都不如,可謂是到了喪心病狂,六親不認的地步。

人雖然分為這三種,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屬於中間一類。你想做哪一種人,那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事情,我們尊重你,因為這是每個人自己選擇的自由,法律既不可規定,宗教也毫無辦法,最後只有訴之於道德。但正是因為有「道德」這個無形手的約束,人們才能成為「萬物之靈」。

3、縱觀歷史,英雄豪傑大概分為三類:1、武英雄;2、文英雄;3、文武都一般的管理型英雄。

武的英雄靠武功揚名立萬,彪柄千古。比如說,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最終失敗了。三國猛將張飛、關羽、趙雲,也都是武的英雄:張飛在長坂坡大喝一聲,嚇得曹軍將士魂飛魄散,不敢前進;關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顏良首級,有萬人敵的功夫;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救阿斗時,單槍匹馬,七進七出,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勇猛過人。

文的英雄靠智謀取勝,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比如說劉邦的謀士張良和陳平:張良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最終建立大漢王朝,後又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後又與周勃平定諸呂,迎立劉恆為帝。

蜀漢丞相諸葛亮更是智慧的化身,他用智謀協助劉備奪取荊益和建立蜀國,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像

文武都一般的管理型英雄,他們是靠人取得勝利,很會駕馭人才,能夠調動文武英雄的積極性,最終幫助自己成就大業,縱橫天下。這種人往往都是屬於帝王級別的,比如說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三國蜀漢漢昭烈帝劉備,已經水滸中的梁山頭領宋江。

劉邦是地痞流氓出身,起事的時候已經48歲高齡,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但是會管理人,懂得使用人才,最終成就霸業。正如他在某次宴會中所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定國安邦、安撫百姓、供應軍需、保證糧道暢通,我不如蕭何;統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精英。但是我會使用他們,這就是我奪取天下的資本。」

劉邦項羽劇照

劉備自由喪父,自身實力有限,先後依附過10位諸侯。他的武功不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智謀不如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但是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很會籠絡人心,以德服人,駕馭許多人才幫助自己做事,最終成就帝業。

宋江只是個縣城小押司,文化程度不及秀才,武功在108條梁山好漢中排倒數。但是他很會收買人心,擅長為人處世,情商也很高,最終順利當上梁山頭領,而且還讓手下的能人好漢們都對他服服帖帖。而這也就體現了他高超的管理人的能力,以及團體的能力。

宋江劇照

聖賢孟子有句名言叫:「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管理型英雄也就是我們現在人所理解的領導,他們往往屬於「勞心者」,可以統治管理人才;而文英雄、武英雄都是屬於「勞力者」,往往被人統治和管理。情商、格局、境界不同,最終導致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

朋友們,看完以上關於人才的三種劃分,您覺得自己屬於哪一類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JMFCW8BMH2_cNUgd0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