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邪的4大危害,我們不可不知

2019-12-26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佛家也將「不淫邪」作為五大戒律之一。淫邪,就好比是佛教三毒之一的「貪念」,執著於內心喜好的外物,超過了一定限度,最後必然殘害身心,為惡之根源,是一種不善根。

何為「淫邪」?就是指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主要包括非人、非處、非境、非時、非法、非量的交合。 佛家認為:遠離邪淫,有這些好處: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安莫能侵。

那麼,淫邪到底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有哪些危害呢?其實,邪淫主要有這以下4大危害,我們不可不知!

1、敗家;

同治三年正月十五,曾國藩在當天日記中寫道:「家敗之道有四,曰:禮儀全廢者敗;兄弟欺詐者敗;婦女淫亂者敗;子弟傲慢者敗。」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敗落,往往會有四種跡象,即禮儀全廢,兄弟欺詐,婦女淫亂,子弟傲慢。

由此可見,一個家庭中若出現了婦女淫邪的不祥徵兆,則會敗壞家運,使得幾代人雞犬不寧,整個家庭慢慢走下坡路。最近幾年,接二連三的女明星婚內出軌,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人的行為不僅傷害了無辜的孩子,還敗壞了自己名聲,甚至大大影響了自己的事業及財運。

其實,不僅是婦女淫邪,男人婚內出軌也是敗家的徵兆。小老百姓,因為犯了淫邪,在外面找小三,最後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事業受損;大的企業家或明星,因為去外面偷腥,做了淫邪之事,既是敗壞名聲,也會使事業受到很大損失。所以說,邪淫是敗家的徵兆,我們不可不知!

2、亡身;

中醫講究人有三寶:精、氣、神,它們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精"指的是構成人體生命組織的精華,非常珍貴,正所謂是「一滴精子十滴血」。

寡慾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又因為精、氣、神三者是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所以若「精」受損,氣和神也會變差。保住了精氣神,就可以健康長壽;過度淫邪,就會耗損元氣,耗竭精氣,然後百病叢生,夭折陽壽。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就有點縱慾過度,身體被掏空。他不僅在日記中記載自己「閨房大不敬」,多次罵自己是禽獸,還記錄了自己夥同他人去朋友家窺探朋友家新納的小妾,心生羨慕嫉妒恨。直到後來父親忠告曾國藩要「三節」——節慾、節勞、節飲食,曾國藩羞愧難當,於是努力克制淫邪之心,開始保重自己身體。正如他在寫給父母的家書中所說「謹守父親保身之訓」!

為什麼歷史上400多個皇帝中,大多都是壽命不長?縱慾過度,淫邪心過旺,就是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

比如說,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國事,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最後被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鎬京,國亡而身死。

漢成帝劉驁荒於酒色,專門建造霄游宮、飛行殿和雲雷宮供自己淫樂。漢成帝尤其恩寵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倆,最後漢成帝縱慾過度,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年僅46歲。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繼位後,整日沉湎酒色,縱慾淫樂,導致身體日益羸弱。在位僅僅一個月,他就暴斃而亡,享年38歲。

所以說,縱慾傷身、亡身,這是淫邪的第二個危害!

3、毒心;

佛家云:「萬般皆由心,禍福由心造」,《圍爐夜話》也說:一個善的念頭,可以獲得降福的吉神呵護,而一個惡的念頭,就會招來為禍作災的惡鬼,明白這一點便可以差使鬼神了。由此可見,我們的內心世界如何,都是通著福與禍、善與惡。

一個人身上的淫邪之心太重,就會毒害身心,使得自身氣質陰暗、奸詐。正如《治心經》中所說「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陽惡曰忿,陰惡日欲」,這裡所說的「陰惡」就是指淫邪,它會毒害身心。

《易經》云:「君子以懲忿窒欲」,其中「窒慾」也是指「淫邪」。縱觀歷史上的許多英雄豪傑,都過不了這兩關——懲忿、窒慾。比如說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夫差、西楚霸王項羽、三國第一猛將呂布、闖王李自成等等,他們都或多或少被「淫邪」毒害了身心,最終招致了大的失敗。

《道德經》第十二章講到: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們要慾望適度合理,不可使淫邪毒害了身心。畢竟,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所以說,淫邪會毒害身心,而這也是淫邪的第三大危害!

4、折福;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不僅會報應在我們自己身上,還會造福或殃及子孫後代。而淫邪屬於不善根,我們若做了淫邪之事,便會折損陰德,傷天害理,敗壞道德,令祖宗蒙羞,害自己,也會殃及子孫。

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合口的食物吃多了終究會害病,順心的事情太多了必定生出禍端。同理,淫邪之事痛快了一時,卻埋下了極大的禍根,非常容易折損福氣。所以說,折福是淫邪的第四大危害,我們不得不引起注意!

淫邪的四大危害,分別有:敗家、亡身、毒心、折福,我們不可不知,而且是越早知道越好。朋友們,您都知道幾個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xAbSm8BMH2_cNUgtx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