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進, 迫切需要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鄉村經濟振興的主體產業, 穩步提高旅遊經濟在鄉村經濟中的比重, 通過特色旅遊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通過以江蘇省泰州市的田園牧歌景區為研究對象, 提出了目前休閒農業園建設的對策措施。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 要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在產業發展中, 明確要求「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 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除此之外, 在鄉村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製農業和發展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等方面, 很大程度上也需要藉助鄉村旅遊搭建的市場新渠道。在生態建設部分明確規定, 「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遊、河湖濕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 積極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遊示範村鎮和精品線路, 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鏈。」所涉及到的產業發展內容, 幾乎全部與鄉村旅遊業相關, 也是將鄉村生態資源轉化成經濟來源的首位產業。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 迫切需要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鄉村經濟振興的主體產業, 穩步提高旅遊經濟在鄉村經濟中的比重, 通過特色旅遊業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已從傳統單純的農業生產功能向休閒觀光、農事體驗、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拓展, 充分滿足了城鄉居民走進自然、認識農業、體驗農趣、休閒娛樂的需要, 實現了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同時帶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 拓寬了農民致富的路徑, 對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田園牧歌景區將積極打造以農牧文化為主題, 集生態農牧、休閒觀光、馴養觀賞、養生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生態旅遊示範園區, 實現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的同步提升, 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江蘇田園牧歌景區是由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興建的產學研及農業觀光旅遊基地, 位於江蘇省泰州市農業開發區內, 總占地面積1 500畝。示範園的建設以牧為主, 農林牧漁相得益彰, 充分體現了循環經濟的生態理念, 遵循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規律, 保持了里下河地區的風光特色。
田園牧歌景區以綠色為主線、古樸為中心, 建設了「田園牧歌景區」, 設有觀光牧場、接待館、畜牧文化館、標本館、龜島、瓜果長廊、垂釣區、鬥雞館、賽狗場、素質拓展、水果採摘等功能各異的遊覽區。作為一個多功能新型生態園, 景區現已成為教師科研的平台、學生實訓的陣地、資源保護的基地、成果轉化的載體、示範推廣的窗口、農業觀光的勝地。為了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景區進行了理念的思考、行為的實踐。
一、科學規劃田園牧歌景區, 提升景區旅遊發展空間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是連接城市和鄉村之間的紐帶, 通過鄉村的美景和田園生活方式把城裡人吸引到鄉村, 將城市經濟導入鄉村, 將鄉村生態資源轉化成經濟來源, 對鄉村振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依託的是鄉土文化, 鄉土文化是農業休閒和鄉村旅遊發展的魂。田園牧歌景區未來的發展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必須堅持以農牧文化為魂, 處處體現農牧文化, 圍繞觀光農牧、遊憩休閒、農趣體驗、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需求, 科學合理規劃遊客服務中心、農牧科技展示區、動物馴養觀賞區、農事農趣體驗區、觀光賞景休閒區、餐飲住宿娛樂區等功能區, 進一步提升景區生態旅遊發展空間。
二、實施生態旅遊精品工程, 建設特色休閒觀光園區
目前景區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品位檔次較低, 文化內涵缺乏、鄉土特色不濃, 政策支持不夠、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景區將積極以爭項目資金、盤活存量資產、吸引外來資本投入等方式對景點布局、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等方面進行提檔升級, 打造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主要包括景區新增功能區、導覽標識系統和智慧旅遊、大型停車場、公共衛生廁所、景區游步道、景區河道景觀及遊樂設施、餐飲住宿設施以及休閒旅遊配套設施等工程, 完善景區的生態功能、旅遊功能、服務功能、文化傳承等功能, 以打造特色、提升檔次、塑造品牌, 把景區建設成為展示現代農牧魅力、彰顯休閒體驗樂趣的特色農業觀光園區。
三、開發特色生態旅遊產品, 創建生態旅遊示範園區
圍繞「看農家景、吃農家飯、住農家屋, 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思路, 開發以馴養觀賞、生態美食、康養民宿、休閒農品等為特色的生態旅遊產品。
(一) 開發特色觀賞表演
馴養觀賞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吸睛點」。景區將緊扣農牧文化, 開發互動式、體驗性的動物表演項目。深度挖掘豬、雞、狗等動物表演, 創新開發馬、羊、鴨、鴿子、牛等動物表演。創意策劃互動體驗項目, 打造體驗式、個性化的旅遊產品。模仿草原場景營造牧場文化, 開發滑沙、滑草、騎馬、射箭、放牧等項目及擠羊牛奶、生產羊牛製品等體驗項目, 同時在牧場布置有觀賞價值或當地特色的物種供遊客觀賞以增添牧場韻味。
(二) 開發特色生態美食
生態美食是休閒農業旅遊不可或缺的元素, 「自然生態」和「簡單樸實」的生態美食是鄉村休閒旅遊原動力。生態美食不僅健康養生、滿足味覺, 而且能帶動出遊、拉動鄉村經濟。景區將充分利用富硒農用地的優勢, 種植富硒水稻、蔬菜、瓜果等農產品, 養殖水禽和特種水產品, 開發特色富硒有機餐;利用黑豬系列產品開發特色黑豬宴, 利用培育的各種優質水禽等開發特色水禽宴, 以此帶動生態旅遊發展。
(三) 開發特色田園民宿
鄉村振興戰略強調了民宿在鄉村旅遊中的重要位置。休閒民宿讓消費者在鄉村住下來, 深度體驗鄉村生活, 享受自然田園風光, 消費休閒農產品。景區將遵循「自然、生態、靜謐」的理念, 將鄉土底蘊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 融入農牧文化, 體現里下河地區民居風格, 突出農牧體驗、戶外運動、休閒養生、民俗風情等不同元素, 著力打造集生態、休閒、康養於一體的精品田園民宿。
(四) 開發特色休閒農產品
開發以鄉村旅遊與生態養生結合的休閒農業旅遊產品。因地制宜, 植入文創, 突出地域性、體現文化性, 開發鄉村旅遊伴手禮、鄉村土特產、鄉村工藝品、養生保健品等系列鄉村旅遊產品。比如, 以犬、雞、豬、牛等景區表演動物為主的卡通造型工藝品, 稻米、水蜜桃、冬棗、蔬菜、魚蝦等富硒水果、蔬菜、水產康養產品, 林下養殖的雞、鵝、鴨以及雞蛋、鵝蛋、鴨蛋等生態畜禽包裝產品等。
四、創意策劃旅遊精品線路, 打造田園牧歌景區品牌
面向社會徵集田園牧歌品牌LOGO及宣傳語, 宣傳推介景區休閒觀光、遊學體驗、康養度假、自駕露營、精品民宿等鄉村旅遊線路。挖掘特色農牧文化, 策劃鄉村旅遊自駕游精品線路, 重點打造畜牧文化節、露營美食節、水果採摘節等鄉村旅遊節事活動。根據季節特點和節假日分布設計不同季節的鄉村休閒旅遊精品路線, 如春節到農家來過年、早春到鄉村去踏青、初夏到農村品美食、仲秋到田間去採摘等鄉村旅遊線路。根據中小學生特點和成長規律, 策劃不同階段學生的遊學體驗精品線路。以優質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滿足遊客觀光農業、遊憩休閒、農趣體驗、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的需求, 實現景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 全力打造田園牧歌景區品牌。
五、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 提升景區旅遊服務水平
全面推行景區標準化管理, 以標準化提升服務品質, 爭創省鄉村旅遊標準化管理示範區。梳理和完善工作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環節, 編寫標準文本, 建立齊全的管理標準體系, 包括企業管理標準、服務流程標準、崗位規範標準和質量反饋處理標準。同時, 對從業人員開展農牧知識、旅遊知識、誠信意識、菜肴烹飪、食品衛生、安全生產、防火防災、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職業教育與培訓, 不斷提升景區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努力打造田園牧歌旅遊服務品牌。
作者簡介: 夏禮祝 (1973-) , 男, 江蘇泰州人, 高級農業經濟師, 從事農業經濟及農業項目推廣研究。;
基金: 2018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江蘇蘇南蘇北休閒農業差異化發展研究」 (2018SJA1875);
來源:經濟研究導刊2018年32期
原標題:休閒農業園區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考與實踐——以江蘇「田園牧歌景區」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