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賊為何多是舅舅帶外甥而不是父子組合?原因很簡單

2020-06-20     史海觀復

原標題:古代盜墓賊為何多是舅舅帶外甥而不是父子組合?原因很簡單

中國古代針對盜墓現象,社會輿論一貫予以譴責。盜墓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這種事情見不得人,要知道挖別人家的祖墳非常的缺德,天理不容;除了這個之外,在古代那些帝王墓裡面都會設一些機關,為此盜墓這個事情非常的容易導致有人死亡,因此往往這些盜墓的人都會有自己的「團隊」。

單幹就是盜墓賊的人數少,最多的時候都不會多於三個,因此他們盜的墓都是一些比較小的墓,檔次比較低,相反伙干就是人數很多,他們所盜的墓都是一些大墓,比如古代那些王公貴族的墓,帝王的墓等。大家都應該知道雖然盜墓這個行業風險性非常的高,但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發財之路,要是盜到了一件珍寶那就發大財了,一生不用愁了。

盜墓這個行業必須要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因此為了不讓發財的機會讓給他人,因此盜墓團伙都是一些親戚,有的是父子伙,有的是兄弟伙,還有的是夫妻伙,當然還有舅舅帶外甥等,雖然這古代出現過這麼多種搭配,但是父子伙在古代出現的最少,舅舅帶外甥這個最多。那麼問題來了,要知道父子伙是最牢靠的,錢財不需要分,而且還不要擔心自己的父親會出賣自己,但為啥在古代父子組合是最少的呢?

原因是,在古代盜墓賊十分的猖狂,諸多帝王的陵墓都被盜墓賊給光顧了,損失了諸多的財富,因此在古代,朝廷對盜墓查的非常的嚴格,對盜墓賊的刑法也是非常殘忍的,只要被抓了那就必死無疑。這要是父子伙,一旦被抓,那麼這個家庭就要面對斷子絕孫的下場。而或做是其他的搭檔,被抓最多只是一家死一個,不會導致斷子絕孫,因此在古代父子伙非常的少。

那舅舅帶外甥這個搭配為什麼會這麼多呢?除了上述的那個原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要知道在古代那種封建的社會,他們十分的迷信,舅舅帶外甥去盜墓,其實是有另外一種寓意的,那就是:有救(舅),能生(甥)還,因此在古代舅舅帶外甥盜墓的偏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14N0HIBd4Bm1__YoK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