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來了
授課教師:李艷菊,一級教師,教齡10年,被評為「區骨幹教師」,為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分校英語組教研組長。
- 課例來了 · Vol.025 -
多維閱讀15級 Orphan Elephants
「第二屆播種閱讀優秀課例」評選活動
一等獎獲獎課例
01
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
本書是《多維閱讀》初中段適合八年級學生閱讀的一本科普類讀物,為說明文。介紹了非洲肯亞地區很多小象成為孤兒後,在小象孤兒院飼養員給它們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顧,描繪了人與動物的關係,體現了「人與自然」這一主題。教師對於本讀物內容的解讀具體如下:
(1)[What]:本讀物的主題是「人與動物」,主要內容圍繞小象孤兒的成長過程,介紹由於小象與媽媽走失或象媽媽被人類獵捕後,部分小象成為了孤兒,在為這些小象提供幫助的孤兒院裡,小象得到了飼養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當小象能夠獨立生存時,人們又把它們放歸野外,回到它們真正的家。本書還以小象Dika為例,介紹了在幫助小象學會生存的過程中,小象對人類飼養員產生的信任與依賴。
(2)[Why]:作者通過介紹小象成為孤兒的原因以及人類飼養員照顧小象孤兒直到成年再放歸野外的過程,引導人們關注人類的捕殺行為給動物帶來的不幸,呼籲人們停止這種不利於野生動物生存的行為,並呼籲更多人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
(3)[How]:本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象媽媽對小象的重要性及小象成為孤兒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紹了小象孤兒得到飼養員媽媽般的照顧;第三部分以小象Dika為例,介紹Dika來到孤兒院的原因、在孤兒院的生活及成年後離開孤兒院的整個過程,並介紹了它對人類產生的情感。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使用一般現在時進行描述,第三部分主要使用一般過去時講述Dika的故事。
本文包含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詞彙:如描寫小象特徵的calf, trunk, tip等;描寫小象成為孤兒的原因的separate, kill, orphan, alone等;描寫孤兒院照看小象相關的表達 keeper, get sick, care for等。
學情分析
1. 自然情況
授課對象為八年級的學生,學生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對動物的話題比較感興趣,但班級學生整體英語水平中等。
2. 已有基礎
(1)學生在初一上學期第六模塊 A trip to the zoo 學習過動物這一話題,主要內容是動物的基本生活習性的介紹。
(2)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檢索信息,獲取事實性信息,並且具備由圖片和文本上下文猜測詞義的基本能力。
3. 存在不足
(1)學生習慣於直接在文中檢索信息,但缺乏對信息的歸納與總結的能力,本文中個別信息較分散,學生在建構小象孤兒的結構化知識時可能會遇到信息整合不完整的現象。
(2)學生缺乏對閱讀文本深度思考的意識和分析作者寫作意圖的能力。
4. 解決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促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提取和整合信息。之後,藉助思維導圖將零散的信息建立關聯,同時,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鼓勵小組成員間的信息共享,形成完整的結構化知識。
(2)用問題與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提升思維品質。
教學目標
在本課學習結束時,學生能夠:
(1)學習理解方面
提取小象成為孤兒的事實性信息,並概括小象成為孤兒的原因及小象孤兒的生存狀況;梳理小象孤兒從出生到成年的經歷,建構有關小象孤兒的結構化知識圖;
(2)應用實踐方面
從不同角度口頭介紹小象孤兒,並表達自己對小象成為孤兒的內心感受;
(3)遷移創新方面
分析小象成為孤兒的深層原因,探討人類活動對動物的影響以及保護動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梳理小象孤兒的事實性信息,並建構有關小象孤兒的結構化知識圖。
教學難點
根據所學內容介紹小象孤兒,並探討小象成為孤兒的深層原因。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2
專家點評
優點:
1、教案整體結構比較清晰,教學過程比較明確,能夠較好地體現教、學、評一體化的特點。
2、較充分體現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路徑,提問有層次。
3、學生在思維方面得到訓練和提升,學生主體得到落實,學生對故事的闡述較好。情境中教授核心詞彙(calf,separate等),能夠引發學生思考。
建議:
還存在將結果直接告訴學生的情況,文本的結構化認識還不是學生自己建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注意給予學生恰當地教師反饋。